敬酬陆山人二首(其二)

由来海畔逐樵渔,奉诏因乘使者车。

却掌山中子男印,自看犹是旧潜夫。

形式: 古风

翻译

自古以来,他就在海边以打柴捕鱼为生
接到皇命后,他乘坐使者的车前往

注释

由来:自古以来。
海畔:海边。
逐樵渔:打柴捕鱼。
奉诏:接到皇命。
乘:乘坐。
使者车:使者的车。
却掌:交还。
山中:山里。
子男印:管理地方的官印。
犹是:还是。
旧潜夫:过去的隐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在海边追寻樵夫的生活,借助使者车辆顺势而为,却回归到山中过着简单的生活。诗人自我审视,发现自己仍旧保持着往日潜心学问的本色。

"由来海畔逐樵渔" 一句,以“由来”表达时间久远,海边追寻樵夫生活,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自在随性的情怀。"奉诏因乘使者车" 则显示诗人因为受命而顺势借助官府的车辆,这可能是公务或其他任务所需。

接着"却掌山中子男印",诗人回到山中,掌管着儿童教育,或者说是管理一些事务。"自看犹是旧潜夫" 表示诗人在自我反省时发现,尽管经历了世俗的交往,但内心仍保持着过去那股潜心学问、淡泊名利的本性。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转换,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家园的追求,以及对个人操守的坚持。

收录诗词(270)

戴叔伦(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 字:幼公(一作次公)
  • 籍贯:润州金坛(今属江苏)
  • 生卒年:732—789

相关古诗词

游道林寺

佳山路不远,俗侣到常稀。

及此烟霞暮,相看复欲归。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微]韵

湘川野望

怀王独与佞人谋,闻道忠臣入乱流。

今日登高望不见,楚云湘水各悠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湘南即事

卢橘花开枫叶衰,出门何处望京师。

沅湘日夜东流去,不为愁人住少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登高回乘月寻僧

插鬓茱萸来未尽,共随明月下沙堆。

高缁寂寂不相问,醉客无端入定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