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

野火相连打麦田,仰看斗转月低弦。

古来但说农家乐,夜半谁知未得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翻译

田野上的野火烧连着麦田,抬头看星星转动,月亮已低垂像弦线。
自古以来人们只知道田园生活的乐趣,却不知深夜里有多少人难以入眠。

注释

野火:野外的火灾。
打麦田:烧过麦田。
斗转:北斗星转动。
月低弦:月亮低垂如弓弦。
农家乐:田园生活的乐趣。
夜半:半夜时分。
未得眠:难以入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农忙图景。开篇"野火相连打麦田",意象生动地展现了农人们在炎热夏季紧张有序地进行着收割作业的情景。"野火"指的是古代收割后用火烧掉麦茬的习俗,以清除田间杂草,为下一季的耕种做准备。"打麦"则是农民们在夏日最繁忙的劳动场面。

紧接着,诗人笔锋一转,"仰看斗转月低弦",从地上劳作的景象转向夜空,从而引出更深层次的情感。"斗转"指的是星辰的运行,古人常用斗指代天干,以观察时间;"月低弦"则是指夜色渐浓,月亮逐渐下沉,时间已接近午夜。这两句通过对天象变化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劳作节奏的感悟。

最后两句"古来但说农家乐,夜半谁知未得眠"则是诗人的深刻感慨。"古来但说农家乐"指的是历代都有赞美农家生活安逸的传统观念,但诗人通过"夜半谁知未得眠"这句反问,表达了对这种传统看法的质疑和反思。在深夜无眠的情况下,诗人感受到农民们在繁重劳作之后依然难以入睡的辛酸与不易,这里流露出诗人对于底层人民生活真实状态的同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夏日农忙景象和夜空变化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传统观念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同理心。

收录诗词(2)

吴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鹿田西寺壁

为从吏隐招提宿,相望城中隔几尘。

云暗雨来疑是晚,山深寒在不知春。

锄松得石添幽径,接竹通泉隔近邻。

此去又寻三洞约,初平应怪我来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皇太后回銮颂

于皇睿明,运符中兴。绵宇肃清,乾夷坤宁。

孝思兢兢,交三圣灵。惟我文母,远征朔土。

苍旻眷顾,显持阴护。爰居爰处,储降祉祜。

睿明绍休,匪豫匪游。人谋鬼谋,迎亲是求。

夜靡安席,昼靡安几。宸心窃至,迎亲是议。

皇帝曰咨,命尔辅臣。朕有大计,储思唯亲。

辅臣稽首,对扬圣志。惟断乃成,愿破群议。

皇穹隆赫,鉴兹至德。风行万国,耸动蛮貊。

诞扬天声,四征弗克。敌人震惊,稽颡寻盟。

遣使旁午,愿旋銮辂。稽考旷古,且未曾睹。

帝曰休哉,大庆鼎来。喧传九垓,疾如惊雷。

乃严法驾,乃饰次舍。千舆万马,出疆以迓。

文母在远,雷剥曰舒。六龙驾辇,陟巘嵩呼。

济彼洪流,天星翼舟。微波聿收,瑞气横秋。

文母遄临,千官则仪。欢声戴驰,霆震风飞。

銮车至止,幅璬咸喜。丕照盛美,实天所启。

有汉高祖,安忍无亲。与言分羹,实忝前闻。

有唐德宗,求之莫获。莫享天心,实有惭德。

惟我皇上,圣孝绝伦。念兹在兹,虞舜周文。

韪哉鸿休,卓绝殊尤。二圣重欢,亿万斯秋。

究观自昔,发挥伟绩。有颂有诗,以诏无极。

眷兹日月,宁容图绘。小臣献颂,乐府是配。

形式: 四言诗

八声甘州.吴编修解任

系酒船、夜入古江楼,浑莫辨西东。

叹从前眼底,一丁不识,四海曾空。

老去休休莫莫,谁识旧元龙。

尚解被襟去,赋大王雄。

回首演仙高处,问赤松无恙,舍子何从。

便不然学稼,犹有相牛翁。

小婆娑、东家故舍,也著侬、四下二之中。

芗州外溪风山月,鸥鹭盟同。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贺新郎.自寿

出处男儿事。甚从前、说著渊明,放高头地。

点检柴桑无剩粟,未肯低头为米。

算此事、非难非易。

三十年间如昨日,秀才瞒、撰到专城贵。

饱共暖,已不翅。旁人问我归耶未。

数痴年、平头六十,更须三岁。

把似如今高一著,更好闻鸡禁市。

总不似、长伸脚睡。

六月荷风芗州路,北螺山、别是般滋味。

今不去,视江水。

形式: 词牌: 贺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