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

流光无停期,二十忽复五。

古昔如我人,功烈难遽数。

上天终无私,日月不少驻。

三皇与五帝,回首焉得顾。

新年独何为,扰扰趁俗务。

壮羞儿女态,浩叹觉已屡。

巍巍九重阙,象魏悬法度。

木铎非仲尼,布衣欲何预。

沧溟百万里,乘桴意决去。

顾世聊徘徊,非为取材误。

东风发幽滞,花彩映草树。

烂醉苟自娱,终焉背时誉。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新年》由宋代诗人刘敞所作,通过诗中的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时间流逝、个人功绩、社会规范、自然美景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

首先,诗人感叹时间的无情流逝,“流光无停期,二十忽复五”,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接着,诗人将目光投向历史,提到“古昔如我人,功烈难遽数”,表达了对古代英雄人物功绩的敬仰,同时也反思了自己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

诗人进一步探讨了宇宙的公正与永恒,“上天终无私,日月不少驻”,强调了自然规律的不可违抗性。随后,他将视角转向神话传说,“三皇与五帝,回首焉得顾”,表达了对远古时代英雄的追忆和对自身现实处境的无奈。

在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中,诗人提出了对权威与规则的质疑,“巍巍九重阙,象魏悬法度。木铎非仲尼,布衣欲何预”。这里,诗人可能在探讨权力与知识的关系,以及普通人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结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面对自然界的美丽与生机,“东风发幽滞,花彩映草树”,诗人的情感似乎得到了暂时的慰藉。然而,他最终回归到对个人命运的思考,“烂醉苟自娱,终焉背时誉”,表达了在追求个人快乐与满足的同时,也意识到可能会与社会主流价值观产生冲突。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时间、历史、社会、自然和个体命运的深刻思考,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对当下现实的反思。诗中蕴含着对人生意义的探索,以及在复杂世界中寻找自我价值的努力。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筑室种树

诛茅作吾庐,种树满百株。

偃仰可卒岁,优游问谁如。

墨翟不暖席,仲尼无安居。

良知圣贤贵,逝与功名疏。

清泉可深凿,恶草须早除。

适意田野间,谁能叹归欤。

形式: 古风

题所种金凤花自淮北携子种之云

爱此名字佳,携之不惮远。

岂惟江淮阔,兼恐岁月晚。

手植中庭地,分破紫兰畹。

绿叶纷映阶,红芳烂盈眼。

辉辉丹穴禽,矫矫翅翎展。

卑飞何在此,寂寞难自显。

按图感形似,览物意缱绻。

三复接舆歌,悲风动湘沔。

形式: 古风

得隐直书并闻将之洛阳

三月一得书,始知去君远。

开缄见无恙,豁达百虑展。

秋风催时节,摇落岁向晚。

迟迟行旅外,色瘁足更趼。

边封鸣狐狸,牙爪贵鹰犬。

儒者非所须,弃置自未免。

上书报闻罢,试吏何缱绻。

虽无小官羞,颇贵有道卷。

洛阳雄王都,主簿亦极选。

折腰得免否,局促时态浅。

形式: 古风

阅武堂

凉风却炎暑,飞雨除氛埃。

旅行得兴会,珍馆为我开。

主人平生旧,上客自远来。

何异东序贤,共此中山杯。

留连恨落日,披写仍高台。

山川怆兴废,歌舞寄欢哀。

徐方多贤牧,天禄继英才。

游子悲故乡,为君更徘徊。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