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喜雨

积阳躔首夏,隆旱届徂秋。

炎威振皇服,歊景暴神州。

气涤朝川朗,光澄夕照浮。

草木委林甸,禾黍悴原畴。

国惧流金眚,人深悬磬忧。

紫宸兢履薄,丹扆念推沟。

望肃坛场祀,冤申囹圄囚。

御车迁玉殿,荐菲撤琼羞。

济窘邦储发,蠲穷井赋优。

服闲云骥屏,冗术土龙修。

睿感通三极,天诚贯六幽。

夏祈良未拟,商祷讵为俦。

穴蚁祯符应,山蛇毒影收。

腾云八际满,飞雨四溟周。

聚霭笼仙阙,连霏绕画楼。

旱陂仍积水,涸沼更通流。

晚穗萎还结,寒苗瘁复抽。

九农欢岁阜,万宇庆时休。

野洽如坻咏,途喧击壤讴。

幸闻东李道,欣奉北场游。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翻译

夏日阳光炽热,秋季干旱来临。
炎热的威力震动了皇家的服饰,热浪席卷整个神州。
清晨的雾气洗净了河流,傍晚的阳光在水面浮动。
草木枯黄,田野上的谷物憔悴。
国家担忧严重的旱灾,人民深感空虚的忧虑。
皇帝谨慎行事,皇后忧虑民生。
祭祀仪式庄重,为囚犯申冤。
皇帝移驾玉殿,简朴的祭品代替丰盛的供品。
国家救济贫困,减免赋税。
闲暇之余,云马屏风增添宁静,土龙工程继续修建。
圣明的感化通达天地,天意真诚贯穿幽冥。
夏季的祈祷还未实现,秋季的祈祷怎能相比。
穴中的蚂蚁预示吉祥,山蛇的毒影消失。
云彩满布八方,大雨润泽四方。
仙宫被乌云笼罩,画楼四周飘着雨滴。
干旱的池塘重新蓄水,干涸的沼泽恢复流动。
晚稻虽萎犹结,寒冷的幼苗重新生长。
农民欢庆丰收,万民庆祝安宁的时光。
田野上歌声四起,道路上人们欢呼。
有幸听到东边李氏的教诲,欣喜参与北地的活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晚秋时节久旱逢甘露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界变化的细腻描写,抒发了对丰收和国家安宁的美好愿望。

首句“积阳躔首夏,隆旱届徂秋”写出了连续多日的酷热终于接近尾声,进入深秋。紧接着,“炎威振皇服,歊景暴神州”表明炎热之气虽仍旧强烈,但已开始减弱,天气也随之转凉。

“气涤朝川朗,光澄夕照浮”描绘了早晨清新的水面和傍晚时分的晴朗天空,使人感到心旷神怡。接着,“草木委林甸,禾黍悴原畴”则展示了植物在秋雨滋润后的生机勃勃,农作物也因而更加茂盛。

“国惧流金眚,人深悬磬忧”表达了国家对干旱的担忧和民众对于来年食物供应的挂念。皇帝(紫宸)也因此步履谨慎,而朝廷官员则在思考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御车迁玉殿,荐菲撤琼羞”可能暗示着皇帝出行视察民情,或是进行祭祀活动以求天恩。紧接着,“济窘邦储发,蠲穷井赋优”表明国家正积极采取措施解决旱灾问题,并且对贫困之人给予救助。

“服闲云骥屏,冗术土龙修”则写出了田地得到滋润后的丰收景象。诗中还提到“睿感通三极,天诚贯六幽”表达了上天对人类的关怀和万物得以更新的美好愿望。

在后半段,“夏祈良未拟,商祷讵为俦”写出了对于夏季丰收的祝福,而“穴蚁祯符应,山蛇毒影收”则暗示着天气转凉,昆虫野兽也随之进入冬眠。

接着,“腾云八际满,飞雨四溟周”描绘了秋雨来临后的景象。紧接着,“聚霭笼仙阙,连霏绕画楼”则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使人仿佛进入了一个诗意盎然的世界。

“旱陂仍积水,涸沼更通流”写出了旱地变成了蓄水之地,而“晚穗萎还结,寒苗瘁复抽”则展示了作物因雨而得以再次生长。

最后,“九农欢岁阜,万宇庆时休。野洽如坻咏,途喧击壤讴。幸闻东李道,欣奉北场游”表达了农民对于丰收的喜悦,以及诗人对此景象的赞美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内心世界的情感流露,展现出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同时也反映了古代人民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视以及祈求天恩以获丰收的愿望。

收录诗词(213)

李峤(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 字:巨山
  • 籍贯:赵州赞皇(今属河北)
  • 生卒年:644~713

相关古诗词

十月奉教作

白藏初送节,玄律始迎冬。

林枯黄叶尽,水耗绿池空。

霜待临庭月,寒随入牖风。

别有欢娱地,歌舞应丝桐。

形式: 五言律诗

大梁白云起,氛氲殊未歇。

锦文触石来,盖影凌天发。

烟煴万年树,掩映三秋月。

会入大风歌,从龙赴圆阙。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田假限疾不获还庄载想田园兼思亲友率成短韵用写长怀赠杜幽素

游宦劳牵网,风尘久化衣。

迹驰东苑路,望阻北岩扉。

及此承休告,聊将狎遁肥。

十旬俄委疾,三径且殊归。

茂陵窅难即,灵台暂可依。

疲痾旅城寺,延想属郊畿。

夕梦园林是,晨瞻邑里非。

绿畴良已秽,清濠旷不追。野花何处落?

山月几秋辉。彼美符商政,优游绝汉机。

高情物累遣,逸气烟霞飞。

乐道方无闷,怀贤独有违。

尊虚旧园酒,琴静故人徽。

夏沼莲初发,秋田麦稍稀。

何当携手去,岁暮采芳菲。

形式: 排律

安辑岭表事平罢归

云端想京县,帝乡如可见。

天涯望越台,海路几悠哉。

六月飞鹏去,三年瑞雉来。

境遥铜柱出,山险石门开。

自我违瀍洛,瞻途屡挥霍。

朝朝寒路多,夜夜征衣薄。

白简承朝宪,朱方抚夷落。

既弘天覆广,且谕皇恩博。

皇恩溢外区,憬俗咏来苏。

声朔臣天子,坛场拜老夫。

降宫韬将略,黄石寝兵符。

返旆收龙虎,空营集鸟乌。

日落澄氛霭,凭高视襟带。

东瓯抗于越,南斗临吴会。

春色绕边陲,飞花出荒外。

卉服纷如积,长川思游客。

风生丹桂晚,云起苍梧夕。

去舳舣清江,归轩趋紫陌。

衣裳会百蛮,琛赆委重关。

不学金刀使,空持宝剑还。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