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日作

羲和飞辔留不住,小儿逢节喜欲舞。

人言老翁似小儿,烝豚酿酒多为具。

颍川本自非吾乡,邻里十年成旧故。

谁令闭户谢往还,寿酒独向儿孙举。

饮罢跏趺闭双目,寂然自有安心处。

心安自谓无老少,不知须发已如素。

似闻钱重薪炭轻,今年九九不难数。

形式: 古风

翻译

羲和驾驭的马车无法留住时光,孩子们遇到节日欣喜若狂想要起舞。
人们常说老人如同小孩,杀猪酿酒准备庆祝。
颖川并非我真正的故乡,邻里间相处十年已成老友。
是谁让我关闭家门,不再与人往来,只与子孙共饮寿酒。
喝完酒后盘腿而坐,闭上双眼,内心宁静有依靠。
心静自感无论年龄大小,却不知白发已悄然爬上头。
似乎听到金币声大过柴火价低,今年的九九重阳节不算难挨。

注释

羲和: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
飞辔:驾驭的马匹。
逢节:遇到节日。
酿酒:制作酒。
邻里:邻居。
闭户:关门不出。
寿酒:庆祝长寿的酒。
跏趺:佛教中盘腿打坐。
须发:胡须和头发。
钱重:金币值钱。
薪炭轻:柴火价格低廉。
九九:指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至时节,诗人苏辙所见所感。首句“羲和飞辔留不住”以太阳神羲和驾车的意象,象征时光飞逝,冬至的到来无法阻挡。接下来,“小儿逢节喜欲舞”通过小孩欢庆节日的场景,展现出冬至带来的家庭欢乐气氛。

诗人自比“老翁似小儿”,在节日里准备丰盛的食物,如蒸豚酿酒,体现了他对传统习俗的重视和对家人的关爱。诗人虽然身在异乡颍川,但与邻里关系深厚,十年来已如同故乡旧友。

然而,诗中透露出一丝孤独,“谁令闭户谢往还”,表明他选择闭门不出,谢绝往来,只与子孙共度佳节。饮酒之后,他跏趺静坐,内心安宁,似乎忘记了年龄的界限,只沉浸在内心的宁静之中。

最后两句“似闻钱重薪炭轻,今年九九不难数”,暗含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虽然生活简朴,但诗人认为只要心境愉悦,即使年岁增长,也不觉得艰难。整首诗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冬至节日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冬至雪

旱久魃不死,连阴未成雪。

微阳九地来,颠风三日发。

父老窃相语,号令风为节。

讲武罢冬夫,畿甸休保甲。

累囚出死地,冗官去烦杂。

手诏可人心,吾君信明哲。

风频雪犹吝,来岁恐无麦。

天公听一言,惟幸早诛魃。

形式: 古风

北京送孙曼叔屯田权三司开坼司

人生不愿才,才士困奔走。

君为大农属,求暇更能否。

自我游魏博,相识恨未久。

谁言但倾盖,信有胜白首。

清晨坐风观,落日语凉牖。

棋精动如律,弓健不论斗。

旁观我不能,晤语君见受。

秋风起沙漠,凄雨湿征袖。

送行欲汲汲,富贵恐君后。

将去聊迟迟,已远悲朋友。

形式: 古风

北堂

吾庐虽不华,粗有南北堂。

通廊开十窗,爽气来四方。

风长日气远,六月有馀凉。

儿女避不居,留此奉爷娘。

爷娘发如丝,不耐寒暑伤。

单衣蕉葛轻,软饭菘芥香。

无客恣卧起,有客罗壶觞。

今年得风痹,摩膏沃椒汤。

念终舍此去,故山松柏苍。

此地亦何为,岁时但烝尝。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卢鸿草堂图

昔为太室游,卢岩在东麓。

直上登封坛,一夜茧生足。

径归不复往,峦壑空在目。

安知有十志,舒卷不盈幅。

一处一卢生,裘褐荫乔木。

方为世外人,行止何须录。

百年入箧笥,犬马同一束。

嗟予缚世累,归来有茅屋。

江干百亩田,清泉映修竹。

尚将逃姓名,岂复上图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