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绝壁相欹是洞门,昔人从此入仙源。
数株花下逢珠翠,半曲歌中老子孙。
别后自疑园吏梦,归来谁信钓翁言。
山前空有无情水,犹绕当时碧树村。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深的山谷,通过“绝壁相欹是洞门”开篇,营造出一幅仙境般的画面。昔日有人从此进入神秘的仙源,传达了诗人对逃离世俗、追求超脱尘世之想象的向往。
“数株花下逢珠翠”中的“珠翠”,常指美好之物,在这里可能是形容山中自然景致之美丽,或许隐喻着仙境中的珍奇。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遇见了“老子孙”,这或许象征着对智慧的追寻和对历史的回味。
然而,随后“别后自疑园吏梦”一句,却透露出一种离开美好之地后的怀念与迷茫。诗人似乎在质疑自己是否真的经历了那份美好,或许只是梦境中的幻觉。
最后两句“山前空有无情水,犹绕当时碧树村”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的感慨和对往昔时光的留恋。即便是离开了那个地方,那里的景色依旧在心中盘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以及对仙境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超凡脱俗、追求永恒之美的渴望。
不详
唐代诗人,章孝标之子。唐乾符三年(876年)进士。乾符中,侍郎高湘自长沙携邵安石(广东连县人)来京,高湘主持考试,邵安石及第
紫诏徵贤发帝聪,绣衣行处扑香风。
鹗归秦树幽禽散,星出吴天列舍空。
捧日思驰仙掌外,朝宗势动海门中。
鞭鞘所拂三千里,多少诸侯合避骢。
深锁雷门宴上才,旋看歌舞旋传杯。
黄金鸂鶒当筵睡,红锦蔷薇影烛开。
稽岭好风吹玉佩,镜湖残月照楼台。
小儒末座频倾耳,祗怕城头画角催。
谢家山水属君家,曾共持钩掷岁华。
竹里竹鸡眠藓石,溪头鸂鶒踏金沙。
登楼夜坐三层月,接果春看五色花。
昨日西风动归思,满船凉叶在天涯。
野亭歌罢指西秦,避俗争名兴各新。
碧带黄麻呈缥缈,短竿长线弄因循。
夜潮分卷三江月,晓骑齐驱九陌尘。
可惜人间好声势,片帆羸马不相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