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别青山音问稀,白云流水思依依。
不知老鹤巢边树,几度开花几度飞。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寄山中友》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山中朋友的深深思念之情。首句"一别青山音问稀"描绘了与友人长久分离后,彼此之间的联系变得稀疏,只剩下青山作为共同的记忆。"白云流水思依依"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白云飘荡和流水潺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绵绵思念,情景交融。
后两句"不知老鹤巢边树,几度开花几度飞"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想象山中的老鹤依旧在巢边的树下栖息,而那棵树见证了岁月的流转,花开又花落,鹤飞又归来。诗人借此暗示自己与友人之间的时间流逝,以及对友人生活状况的关切和对相聚的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通过自然景象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山中友人的深深怀念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不详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洞门一径入烟霞,九曲溪泉绕洞斜。
铁笛一声山月冷,独骑黄鹤问仙家。
羽人住处是仙源,蔓草藤花掩洞门。
看罢黄庭人不见,唯馀寒溜与霜?。
抽却朝簪别汉家,赤松相候在烟霞。
如今悟得全身计,不似从前博浪沙。
吴姬日暮隔云歌,玉腕罗裙采芰荷。
画桨浮空看不见,娟娟微月照湖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