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贻同志

君贫我亦贫,为善喜为邻。

到老如今日,无心愧古人。

闭门非傲世,守道是谋身。

别有同山者,其如未可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你穷我也穷,行善乐于相邻。
直到老年今日,无愧对古人。
闭门并非自傲,坚守正道实为保身。
还有与我同山的人,但是否亲近尚不可知。

注释

君:你。
贫:贫穷。
我:我。
亦:也。
为善:做善事。
喜:喜欢。
为邻:作为邻居。
到老:直到年老。
如:像。
无心:没有内心愧疚。
愧:愧疚。
古人:古代贤人。
闭门:闭门不出。
非:不是。
傲世:傲视世人。
守道:坚守道德。
谋身:为自己打算。
别有:另外有。
同山者:与我志同道合的人。
其:他们。
未可亲:还不可以亲近。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态度的淡然。"君贫我亦贫,为善喜为邻"显示了诗人对于志同道合之人的珍惜,即使物质上可能比较贫困,但精神上的相互扶持是他们共同的财富。接着的"到老如今日,无心愧古人"则表现出诗人对自己过往没有太多的遗憾,到了今天这个年纪,他对过去的选择和行为已经不再有所挂念。

"闭门非傲世,守道是谋身"这两句表明了诗人的隐逸生活并不是因为自大或看不起世俗,而是出于对个人修养和精神追求的一种选择。这是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态度,强调内在修为的重要性。

最后"别有同山者,其如未可亲"则表达了一种审慎交友的态度,即便是在同一座山中,有着相似的生活状态的人,也不能轻易就将其视作知己。这里体现出了诗人对于人际关系处理上的谨慎和深思。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平实自然的语言,展现了诗人淡泊明志、自守自强,以及对友情和生活有着清醒而深刻的理解。

收录诗词(330)

杜荀鹤(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 字:彦之
  • 号:九华山人
  • 籍贯: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
  • 生卒年:846~904

相关古诗词

山中寄友人

深山多隙地,无力及耕桑。

不是营生拙,都缘觅句忙。

破窗风翳烛,穿屋月侵床。

吾友应相笑,辛勤道未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山中寄诗友

山深长恨少同人,览景无时不忆君。

庭果自从霜后熟,野猿频向屋边闻。

琴临秋水弹明月,酒就东山酌白云。

仙桂算攀攀合得,平生心力尽于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山中喜与故交宿话

远地能相访,何惭事力微。

山中深夜坐,海内故交稀。

村酒沽来浊,溪鱼钓得肥。

贫家只如此,未可便言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山中寡妇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