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深长恨少同人,览景无时不忆君。
庭果自从霜后熟,野猿频向屋边闻。
琴临秋水弹明月,酒就东山酌白云。
仙桂算攀攀合得,平生心力尽于文。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厚的思念之情和山中生活的情趣。开篇“山深长恨少同人”,即点出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共同的友情的渴望。在这种环境中,任何景象都能触发他对亲朋好友的怀念。
接着,“庭果自从霜后熟,野猿频向屋边闻”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居图景。诗人通过描述园中的果实在霜后成熟,以及野猿经常出没于屋旁的声音,展现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形。
“琴临秋水弹明月,酒就东山酌白云”则表达了诗人独处时的艺术享受和精神寄托。夜晚,他边弹琴边赏玩着清澈的秋水中映出的明月;饮酒时,又面向东山,品味那如同白云般飘渺却又令人心旷神怡的美好。
最后,“仙桂算攀攀合得,平生心力尽于文”两句流露出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执着和满足。仙桂可能指的是一种高洁脱俗的情操,而“算攀攀合得”则意味着他在文学上的追求与努力终有所成。在这平生的旅途中,他的心力都倾注在了文字之上。
整首诗通过山居生活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寄情自然又不失文艺追求的高洁情怀。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远地能相访,何惭事力微。
山中深夜坐,海内故交稀。
村酒沽来浊,溪鱼钓得肥。
贫家只如此,未可便言归。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茅屋周回松竹阴,山翁时挈酒相寻。
无人开口不言利,只我白头空爱吟。
月在钓潭秋睡重,云横樵径野情深。
此中一日过一日,有底闲愁得到心。
茅斋深僻绝轮蹄,门径缘莎细接溪。
垂钓石台依竹垒,待宾茶灶就岩泥。
风生谷口猿相叫,月照松头鹤并栖。
不是无端过时日,拟从窗下蹑云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