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荒凉的寺院景象。首联“寺近孤村路转西,小桥流水夕阳低”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寺院的位置与环境,远处是孤零零的村庄,道路蜿蜒向西,一座小桥横跨在潺潺流水之上,夕阳低垂,余晖洒落,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颔联“经霜崖果猿偷摘,欲暮风林鸟乱栖”进一步展开画面,霜后的果实被山中的猴子悄悄摘取,黄昏时分,风吹过树林,群鸟纷乱地栖息,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
颈联“蛀粉尚留题壁字,香灰半入种花泥”则将视角转向了寺院内部,墙壁上残留着蛀虫留下的痕迹,以及香炉中剩余的香灰融入了培育花朵的泥土之中,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寺院的历史悠久,也寓意着佛法的传承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尾联“个中老衲耽幽寂,不为登山不渡溪”点明了诗的主题,老僧人深爱着这份幽静与寂寞,他并非为了追求外在的名山大川或跨越溪流,而是内心深处对佛法的执着与对清净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寺院及其僧侣的生活状态,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赞美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