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雪

庭树萧萧梦屡惊,几回风景逼人清。

坐吟食叶春蚕句,起听空山裂帛声。

寒落瓦沟停更响,爽疑天籁静还生。

凭谁为续幽兰调,万古悠悠此夜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听雪》由明代诗人杨一清所作,描绘了冬夜听雪的独特体验与深邃情感。

首先,开篇“庭树萧萧梦屡惊”,以萧瑟的庭树和频繁的梦境起笔,营造出一种寂静而略带不安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敏感与多思。接着,“几回风景逼人清”一句,通过“风景”二字,不仅指自然景象,也暗含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在清冷环境中感受到的精神洗礼。

“坐吟食叶春蚕句,起听空山裂帛声”,这两句巧妙地将听雪与听诗相联系,通过“坐吟”与“起听”的对比,展现了诗人从沉思到觉醒的过程,同时也借春蚕食叶的意象,隐喻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裂帛之声,既形象地描绘了雪花落地的声响,也象征着心灵深处的震撼与共鸣。

“寒落瓦沟停更响,爽疑天籁静还生”,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听雪的感受,通过“寒落”与“爽疑”描绘了冬夜的寒冷与清新,同时“天籁”一词则赋予了自然声音以神圣与超凡的色彩,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敬畏之情。

最后,“凭谁为续幽兰调,万古悠悠此夜情”,诗人以幽兰为喻,表达了对美好情感的渴望与传承,同时也寄托了对永恒之夜情愫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思与追求。

整体而言,《听雪》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歌,更是诗人内心世界与外界环境相互映照的产物,通过对听雪这一独特体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乃至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收录诗词(62)

杨一清(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孤山堡

簇簇青山隐戍楼,暂时登眺使人愁。

西风画角孤城晓,落日晴沙万里秋。

甲士解鞍休战马,农儿持券买耕牛。

回思未筑边墙日,曾得清平似此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连云栈

鸡头关下石杈牙,傍险凭高此驻车。

一水萦纡通汉沔,万峰回合控褒斜。

云中板阁烧难绝,谷口筼筜翠欲遮。

蜀道秦关俱莫论,于今四海正为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出郊

向来尘虑已真抛,一卧经年始出郊。

天下华阳称八洞,人间福地是三茅。

病求仙术聊充饵,老爱云松愿结巢。

梦觉迷途自兹始,北山猿鹤谩相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肴]韵

西湖

重向西湖续旧游,望中山色与云浮。

平桥隔水双溪合,古寺连空万木稠。

醉后纳凉时枕石,兴来寻句或临流。

幽栖彷佛江南□,秪欠渔翁一叶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