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山僧

云里幽僧不置房,橡花藤叶盖禅床。

朝来逢著山中伴,闻说新移最上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翻译

山中的幽深僧人不住屋舍,橡树花和藤蔓覆盖着他的禅床。
早晨遇见了山中的朋友,听说他刚把禅房移到最高的地方。

注释

幽僧:隐居的僧人。
置房:建造房屋。
橡花:橡树的花朵。
藤叶:藤蔓的叶子。
禅床:僧人的坐禅处或休息的地方。
朝来:早晨。
山中伴:山中的伙伴。
新移:刚刚迁移。
最上方:最高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于深山之中的僧人,他不修建固定的住所,而是选择在云雾缭绕的自然环境中安置自己的禅房。橡树的花朵与藤叶共同编织成他的床褥,显示出他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

诗中的“朝来逢著山中伴”表达了僧人在清晨遇见山间伙伴,这里的“伴”可能是指自然界的生物,如鸟类等,也可能是指同样隐居于此的道友或其他修行者。最后一句“闻说新移最上方”,则透露出这个幽僧或许刚刚迁徙到更为高远的地方去追求心灵的净化和精神的升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僧人超脱尘世、向往清静的生活理想,同时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收录诗词(265)

赵嘏(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

  • 字:承佑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
  • 生卒年:约806年——约853年

相关古诗词

寄卢中丞

叶覆清溪滟滟红,路横秋色马嘶风。

独携一榼郡斋酒,吟对青山忆谢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寄远

禁钟声尽见栖禽,关塞迢迢故国心。

无限春愁莫相问,落花流水洞房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寄前黄州窦使君

池上笙歌寂不闻,楼中愁杀碧虚云。

玉壶凝尽重重泪,寄与风流旧使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寄梁佾兄弟

桃李春多翠影重,竹楼当月夜无风。

荀家兄弟来还去,独倚栏干花露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