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仲嘉云亡未始见梦舟行夜入吴兴境有梦如平生感而赋诗四首(其四)

皇天非无知,伯道固有后。

百年能复几,仅比一昏昼。

久知彭篯夭,不及殇子寿。

向来箪瓢生,庙食至今侑。

东陵虽饱死,千载有馀臭。

枭藩得刳肠,苕折谩遗鷇。

试当问玄夫,此理或可究。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程俱所作的《自仲嘉云亡未始见梦舟行夜入吴兴境有梦如平生感而赋诗四首(其四)》中的第四首。诗中探讨了生死、命运与道德之间的复杂关系。

首句“皇天非无知,伯道固有后”表达了对命运的思考,认为上天并非无智慧,伯道(古代传说中的孝子)的后代依然存在,暗示了生命与传承的永恒性。接着,“百年能复几,仅比一昏昼”则以时间的短暂比喻人生,指出百年光阴如同一天中的昼夜交替,强调生命的脆弱和时间的宝贵。

“久知彭篯夭,不及殇子寿”通过对比彭篯(古代传说中的长寿者)和殇子(早逝的儿童),表达了对长寿与早逝的不同看法,以及对生命价值的深刻反思。接下来,“向来箪瓢生,庙食至今侑”提到箪瓢生活,即简朴的生活方式,以及庙食侑祀,象征着对先人的纪念与敬仰,体现了生活的质朴与精神的延续。

“东陵虽饱死,千载有馀臭”通过东陵(古代帝王陵墓)的典故,讽刺了那些虽然物质上富足却最终走向灭亡的历史人物,强调了精神与道德的重要性。最后,“枭藩得刳肠,苕折谩遗鷇”则以枭鸟剖腹、苕花折断、幼鸟遗弃的景象,形象地描绘了残酷与无常,进一步深化了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整首诗在探讨生死、命运、道德与人性的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洞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思熟虑。

收录诗词(697)

程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以外祖邓润甫恩荫入仕。宣和三年赐上舍出身。历官吴江主簿、太常少卿、秀州知府、中书舍人侍讲、提举江州太平观、徽猷阁待制。诗多五言古诗,风格清劲古淡,有《北山小集》

  • 字:致道
  • 号:北山
  • 籍贯:衢州开化(今属浙江)
  • 生卒年:1078—1144

相关古诗词

初到书局以万七千钱得一老马盲右目戏作古句自嘲一首

蹄间三寻汗流赭,九逵雷雹争飞洒。

我穷那得骋追风,正拟虺尵行果下。

平生畏途饱经历,夜半临深无驭者。

故应造物巧相戏,却比盲人骑瞎马。

李南知音当促步,广汉腾嘲不相假。

执鞭良称塞翁儿,并辔聊从杜陵夏。

庞然病颡岂其类,老矣问途那可舍。

径烦一夫事刷秣,似桂新刍不盈把。

向来伯厚亦安在,结驷鸡栖同土苴。

他年东去把撩风,纵尔逍遥汴东野。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神霄宫知宫陈应常邀乡人集道堂余不果往毛彦时有诗诸公皆和见率同作次韵一首

南枝月明乌鹊飞,北风惊沙燕马嘶。

倦游乃有故乡念,强学处士听朝鸡。

马蹄得得乌帽底,与日竞走东还西。

安知神府在人境,晓雾十里飞香猊。

咄嗟似与化人遇,宫殿盘郁穷烟霏。

瑛房蕊箧浩无极,当关九虎何由窥。

仙郎邀客自清旦,阒若岫户临江湄。

向来同是烂柯客,石梁跨野长虹垂。

登晨未辨七盟盖,祈年欲采三华芝。

授书忽作蕊珠吏,云篆岂特传盟威。

故人一笑共清景,常谈曲谨皆芟夷。

而余煮饼北窗卧,正坐世网缠绵之。

枣瓜麟脯不同举,但见綵笔方交驰。

萧然俯仰在环堵,穷巷偪仄仍喧卑。

高堂修竹寄遐想,况烹雪乳调清丝。

径须暇日一寻胜,眼中尘袂空成帷。

形式: 古风

以蒋永仲画双松为故人寿

青松千岁姿,擢质万仞冈。

霜根初茁秀,气已凌千章。

去天尺五地,雨露先众芳。

晨光为膏沐,鬣鬣倾扶桑。

故应神物护,茂叶成深苍。

尔来向三纪,已作拿云骧。

岂惟蔽牛马,固已中栋梁。

上有参天枝,下有延年肪。

苍荫被草木,皆为芝木香。

众鸟不敢巢,或来孤凤凰。

会当回万牛,一柱来明堂。

却顾冰涧底,岁寒永相望。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诗送赵承之秘监鼎臣安抚邓州三首(其一)

平生竹隐翁,胸次着千古。

挥毫剧翻澜,碑版照秦楚。

十年屈僚佐,留使望天府。

今年道山颠,士论乃深许。

歌词荐清庙,盛典更藻斧。

忽持南阳节,声动汉江浦。

清班寄麟台,雄职暂符虎。

遥知佳政传,召杜安足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