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陆平原君子有所思行

西上登雀台,东下望云阙。

层阁肃天居,驰道直如发。

绣甍结飞霞,璇题纳行月。

筑山拟蓬壶,穿池类溟渤。

选色遍齐代,徵声匝邛越。

陈钟陪夕燕,笙歌待明发。

年貌不可还,身意会盈歇。

蚁壤漏山阿,丝泪毁金骨。

器恶含满欹,物忌厚生没。

智哉众多士,服理辨昭昧。

形式: 古风

翻译

向西登上高高的雀台,向东眺望云雾缭绕的宫阙。
层层楼阁庄严肃穆,天子的居所,驰道笔直如同箭发。
华丽的屋脊与飞霞相连,装饰华美的屋顶映衬着行进的月轮。
人工堆砌的山模仿着蓬莱仙境,开凿的池塘好似深广的海洋。
挑选美女遍及齐国各地,征召歌伎来自邛、越远方。
晚宴时钟乐相伴,笙歌等待着天明再续。
青春容颜无法挽留,身心的欢愉终将消歇。
蚁穴侵蚀着山脚,泪水如丝线般腐蚀着金质的骨骼。
容器厌恶盛满而倾覆,万物忌讳丰盈而衰亡。
多么明智啊,众多的士人,他们服从道理,辨明是非与糊涂。

注释

西上:向西行并登高。
雀台:高台名,泛指华丽的楼台。
东下:向东行并向下看。
云阙:云雾中的宫殿。
层阁:多层的楼阁。
肃天居:形容庄重如同天宫般的居住处。
驰道:古代供帝王行驶车马的道路。
直如发:形容道路极其笔直。
绣甍:装饰华丽的屋脊。
飞霞:飘动的彩霞。
璇题:装饰华美的屋顶边缘。
行月:移动的月亮,此处指月亮在天空中运行。
筑山:人工堆砌的山。
蓬壶:蓬莱仙境,古代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穿池:挖掘池塘。
溟渤:大海,这里比喻大且深的池塘。
选色:挑选美女。
齐代:齐国的地域,泛指广泛地区。
徵声:征召歌伎。
邛越:邛州和越州,泛指南方远方之地。
陈钟:陈列钟乐。
夕燕:傍晚的宴会。
笙歌:吹笙和歌唱,泛指音乐娱乐。
明发:天明,黎明。
年貌:年龄和容貌。
不可还:无法恢复或留住。
身意:身心的感受。
盈歇:充实之后的消歇。
蚁壤:蚁穴周围的土。
漏山阿:侵蚀山脚。
丝泪:细密如丝的泪水。
金骨:比喻贵重之物,此处可能指人的身体或墓葬。
器恶含满欹:容器讨厌装满而倾斜。
物忌厚生没:事物忌讳过于丰盈而导致的衰落。
智哉:多么明智啊。
众多士:众多的士人或有智慧的人。
服理:服从道理。
辨昭昧:分辨清楚与糊涂,明白是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登高望远,心怀壮志却又不得志的忧虑情怀。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华美,充分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西上登雀台,东下望云阙”两句,通过对高台与远方的描绘,展现出诗人胸怀壮志、目光所及之广阔。雀台在古代文学中往往象征着高洁和远大,而云阙则是天地间的一种超然物外的存在,这两处地点的选择,既映射了诗人的情感,也反衬出了他的心境。

“层阁肃天居,驰道直如发”中的“层阁”和“驰道”,分别象征着宫室与道路的修长和通畅,这里可能隐喻着诗人希望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能够无阻碍地实现。同时,“肃天居”则给人以一种庄严、崇高之感,暗示了诗人的理想境界。

“绣甍结飞霞,璇题纳行月”两句,以精美的字面描绘出一幅超凡脱俗的意境。这里的“绣甍”和“璇题”,都是高贵、华丽的事物,而它们与天上的云霞和流动的星辰相结合,显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筑山拟蓬壶,穿池类溟渤”则是一种想象中的建构,通过筑山造湖来比喻诗人的抱负与愿望。这种超现实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豪情,也反映出他对自我能力的信心。

“选色遍齐代,徵声匝邛越”两句中,“选色”可能是指选择最美好的色彩,而“徵声”则是在召唤或追寻一种声音。这里的“齐代”和“匝邛越”,都是古代文化中的象征物,显示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与自豪。

“陈钟陪夕燕,笙歌待明发”两句,则是夜晚景象的描写。陈钟可以理解为陈设着的钟,而“陪夕燕”则是在黄昏时分与燕子共度时光;“笙歌待明发”则是在等待天亮前的歌声。这两句诗,通过对夜晚静谧氛围的描绘,传递出一种期待和准备的气息。

“年貌不可还,身意会盈歇”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青春难以复返的感慨。这里的“年貌”指的是年龄与容颜,而“身意”则是身体上的愿望和心灵上的寄托。这两者都是无法逆转的,体现出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

“蚁壤漏山阿,丝泪毁金骨”通过对小昆虫与细微泪水的描写,表现了诗人的悲哀。这里的“蚁壤”和“丝泪”,都是极小的事物,而它们却能够“漏山阿”、“毁金骨”,展现出即便是微小之物,也能对坚固的大自然造成影响。

最后,“器恶含满欹,物忌厚生没”则是在表达一种人生的哲理。这里的“器恶”可能指的是器物或事物上的缺陷,而“物忌”则是对于事物的忌讳。这两句诗,通过对器物与自然界中事物的观察,反映出诗人对于生命中的得失和取舍的深刻认识。

整首诗通过丰富多彩的意象和精美的文字,展现了诗人的高远志向、对历史文化的自豪,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同时,这些描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矛盾的心境。

收录诗词(202)

鲍照(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 字:明远
  • 生卒年:约415年~466年

相关古诗词

代陈思王白马篇

白马骍角弓,鸣鞭乘北风。

要途问边急,杂虏入云中。

闭壁自往夏,清野径还冬。

侨装多阙绝,旅服少裁缝。

埋身守汉境,沈命对胡封。

薄暮塞云起,飞沙被远松。

含悲望两都,楚歌登四墉。

丈夫设计误,怀恨逐边戎。

弃别中国爱,要冀胡马功。

去来今何道,卑贱生所钟。

但令塞上儿,知我独为雄。

形式: 古风

代陈思王京洛篇

凤楼十二重,四户八绮窗。

绣桷金莲花,桂柱玉盘龙。

珠帘无隔露,罗幌不胜风。

宝帐三千所,为尔一朝容。

扬芬紫烟上,垂彩绿云中。

春吹回白日,霜歌落塞鸿。

但惧秋尘起,盛爱逐衰蓬。

坐视青苔满,卧对锦筵空。

琴瑟纵横散,舞衣不复缝。

古来共歇薄,君意岂独浓。

惟见双黄鹄,千里一相从。

形式: 古风

代夜坐吟

冬夜沈沈夜坐吟。含声未发已知心。霜入幕。

风度林。朱灯灭。朱颜寻。体君歌。逐君音。不贵声。

贵意深。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侵]韵

代放歌行

蓼虫避葵堇,习苦不言非。

小人自龌龊,安知旷士怀。

鸡鸣洛城里,禁门平旦开。

冠盖纵横至,车骑四方来。

素带曳长飙,华缨结远埃。

日中安能止,钟鸣犹未归。

夷世不可逢,贤君信爱才。

明虑自天断,不受外嫌猜。

一言分圭爵,片善辞草莱。

岂伊白璧赐,将起黄金台。

今君有何疾,临路独迟回。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