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中原人物老书生,塞破乾坤万古名。
俗子不知碑尚在,一朝南渡愧荒伧。
这首诗《襄阳咏史(其四十一)沈碑》由金末元初的诗人李俊民所作,通过对“沈碑”这一历史事件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和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首句“中原人物老书生”,以“老书生”形象开篇,暗示了历史人物的智慧与学识,同时也暗含着岁月的流逝和历史的沧桑感。接着,“塞破乾坤万古名”,一句气势磅礴,将历史人物的功绩比作填满天地的名声,强调了其影响之深远,以及对后世的启示意义。
“俗子不知碑尚在”,则揭示了历史的遗忘与现实的无知。碑文记录的历史事实,对于普通人而言可能早已被遗忘,这反映了历史记忆的脆弱性和易逝性。最后,“一朝南渡愧荒伧”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面对历史的洪流,个人的荣辱得失显得微不足道,而这种变迁往往伴随着文化的流失和道德的沦丧,因此诗人感到深深的遗憾和愧疚。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沈碑”的典故,探讨了历史的铭记与遗忘、个人与历史的关系,以及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沉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
不详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亭亭霜干上参天,色黛皮苍老更坚。
当日不知谁手植,到今人与树千年。
朝朝暮暮蠹书鱼,选尽人閒得意书。
常恐不能精此理,祗缘老杜近楼居。
相遇江皋事颇奇,一双佩解去还遗。
未能南国无游女,咏取周人汉广诗。
江沙一日蚌胎虚,游女争誇掌上珠。
美化不将风俗禁,他年恐作媚川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