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朝朝暮暮蠹书鱼,选尽人閒得意书。
常恐不能精此理,祗缘老杜近楼居。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勤奋好学的读书人,每日沉浸在书籍之中,精心挑选那些能带给他精神满足的读物。诗人表达了对学问精进的渴望,担心自己可能无法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他将这种忧虑归咎于与杜甫这位伟大诗人的邻居位置太近,似乎暗示着杜甫的高深学问对他构成了无形的压力。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知识追求的执着与对自身能力的谦逊自省,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学习与成长的深刻思考。
不详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相遇江皋事颇奇,一双佩解去还遗。
未能南国无游女,咏取周人汉广诗。
江沙一日蚌胎虚,游女争誇掌上珠。
美化不将风俗禁,他年恐作媚川都。
何处山泉味最佳,从来独说有金沙。
楚人遍地宜城酒,莫著淄渑诳易牙。
徘徊亭上晚相宜,月与高人本有期。
不比寻常三五夜,十分圆后是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