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用去年韵(其一)

不堪秋色已悲凉,那更重阳对夕阳。

白发苍颜羞览镜,紫萸黄菊喜浮觞。

且来高处开心目,莫引愁端挠肺肠。

未信天教长作客,会须有日放还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难以承受秋天的凄凉景色,更何况是在重阳节面对夕阳。
满头白发,满脸皱纹,看着镜子都感到羞愧,但见到紫萸和黄菊在酒杯中漂浮,心中却欢喜起来。
暂且来到高处开阔心胸,不要让忧愁困扰内心。
我怎能相信老天让我永远做异乡人,总有一天我会回到故乡。

注释

不堪:难以承受。
秋色:秋天的景色。
悲凉:凄凉。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传统节日。
夕阳:傍晚的太阳。
白发:头发变白。
苍颜:苍老的容颜。
羞览镜:因衰老而羞于照镜子。
紫萸:一种植物,用于重阳节佩戴。
黄菊:菊花,秋季常见花卉。
浮觞:酒杯随水流浮,古人饮酒游戏。
开心目:开阔视野。
愁端:忧愁的源头。
肺肠:心情,内心。
天教:老天让。
长作客:长久地做客,指长期在外。
放还乡:返回故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芾的作品,名为《重阳用去年韵(其一)》。诗中表达了对秋天景色的感慨和个人生命易逝的忧伤,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归乡的渴望。

首句“不堪秋色已悲凉”直接抒发了诗人对秋天萧瑟景色的哀愍之情,"那更重阳对夕阳"则是表达了面对重阳节日(即双九节)的倍感凄凉,因为这天气的转冷让人更加感觉到时光易逝。

接下来的“白发苍颜羞览镜”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因年迈而产生的自愧之情,"紫萸黄菊喜浮觞"则显示出即便在感慨中也能寻找到一些生活的小快乐,如品尝美酒。

“且来高处开心目”是诗人对自己的勉励,希望能够从更高的视角去观察世界,以此来摆脱内心的忧愁。"莫引愁端挠肺肠"则是在告诫自己不要让悲伤的情绪过度消磨身体。

最后,“未信天教长作客,会须有日放还乡”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可能返回家乡的憧憬和期待,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命运安排持有一种不完全相信的态度,但仍然保持着乐观的心理。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和情感深沉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他对于生命、时光流逝以及归属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146)

吴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 字:明可
  • 号:湖山居士
  • 生卒年:1104—1183

相关古诗词

重阳用去年韵(其二)

此生几度换炎凉,过了重阳又一阳。

无奈流年如转毂,得逢佳节且飞觞。

风前落帽从吹鬓,江上登台任断肠。

老去已忘荣与辱,只思归卧水云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重阳用昔年所作韵

行尽天涯鬓欲霜,又来姑孰过重阳。

试登翠巘邀珠履,更唤红裙侑玉觞。

野菊有花供客眼,公庭无事恼人肠。

诸君莫惜长鲸量,且伴衰翁入醉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重阳有作呈朝宗

残年脚力已摧颓,不谓登高尚可来。

每恨故人多爽约,那知今日共衔杯。

挪挲黄菊香仍在,怅恨朱颜挽不回。

君若此时犹惜醉,酒怀更待几时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重阳有感呈诸丈

九日长年客异乡,今年又复到南昌。

眼看黄菊依然好,心着青山祇自伤。

已是岁华成晼晚,可堪秋色更凄凉。

诸公不用羞吹帽,且试登高共一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