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其二)

九月初三绣岭东。秋阶犹发海棠红。

水如碧玉山如黛,露似珍珠月似弓。

临曲槛,绕芳丛。香山俊句许谁同。

后来惟有南唐主,解道澄波似玉容。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初秋时节的景色,以绣岭为背景,海棠花开得鲜艳,展现出秋天的独特韵味。"水如碧玉山如黛"运用比喻,形容湖水清澈如碧玉,山色青翠如黛色,画面生动。"露似珍珠月似弓"进一步描绘了月夜的景象,露珠晶莹如珍珠,弯月如弓,营造出宁静而诗意的氛围。

诗人站在曲槛边,环绕着芬芳的花丛,感叹只有南唐国主李煜能写出如此意境优美的诗句,将澄波比作美人的玉容,表达了对南唐词风的赞赏。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古代文学的怀旧之情。

收录诗词(722)

樊增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鹧鸪天(其三)

自送斑骓镜槛东。琐窗无意绣芙蓉。

玉阶罗袜徘徊夜,铜辇秋衾寂寞中。

秋后信,杳难逢。黄花时候盼归鸿。

谁知今夜华清馆,露似珍珠月似弓。

形式:

双调望江南.九日归自青门

重九节,缓辔过华清。

菊径红坛肩酒吏,竹梆粉屉卖糕人。风柳不胜情。

官已解,丝鬓尚风尘。

泠口乍移茅店月,渭城初上饼家灯。皂帽马前迎。

形式:

浪淘沙.途次闷书

花幰小窗扉。深押犀帷。梨花淡酒两三杯。

又傍梅边寻梦去,梦见伊谁。新月逐人来。

芳绪难裁。闷来挑耳借金钗。

更有鹅茸消息子,轻转圆雷。

形式:

清平乐.平遥道中

娇云弄暖。马上春衫换。不似去年正月半。

人在画乌亭畔。垂杨巷陌人家。鞦韆红索低斜。

全是清明风景,粉墙祇欠梨花。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