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

景入朱明物候丰,杖藜扶我看花丛。

暗窥黄雀依林蜢,啄破鹪鹩捲叶虫。

萱草傍池花淹露,芰荷出水叶迎风。

心闲便觉全无恙,况在乾坤浩荡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诗人苏仲眼中的一幅生机勃勃、和谐自然的景象。诗人在“朱明”时节漫步,以杖藜为伴,观赏繁花,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受。

首联“景入朱明物候丰,杖藜扶我看花丛”,开篇点题,以“朱明”指代夏季,描绘了一幅万物生长、繁花似锦的景象。诗人亲自手持藜杖,步入花丛之中,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享受着夏日的生机与美丽。

颔联“暗窥黄雀依林蜢,啄破鹪鹩捲叶虫”,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自然界中动物们的生活状态。黄雀在树林间觅食,依附于林中的蚱蜢;而鹪鹩则在卷曲的叶子下寻找食物。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中生物间的相互依存与生存竞争,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平衡性。

颈联“萱草傍池花淹露,芰荷出水叶迎风”,进一步展示了夏日水边的景色。萱草环绕着池塘,花朵沾满了露珠,显得格外清新脱俗;而芰荷则从水中挺立而出,叶片随风轻轻摇曳,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活力的美。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植物的形态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和赞美。

尾联“心闲便觉全无恙,况在乾坤浩荡中”,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豁达。在如此广阔无垠的天地间,诗人的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放松与安宁,仿佛所有的烦恼都烟消云散。这一联揭示了诗人通过亲近自然、感悟生命,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和解脱,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传达了在自然怀抱中寻求心灵平静与和谐的理念。

收录诗词(358)

苏仲(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寿段处士

传得人间不老方,朗吟风景是行藏。

碧桃洞里寻幽迹,翠柳阴中卧石床。

放鹤有时随杖屦,傍花无日不壶觞。

崆峒莫访长生诀,静处须知自履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元夕有怀先陇用陈大理韵

钟鼓声喧彻九衢,洞箫吹月正愁予。

千年风木无穷恨,两载松楸别故居。

有酒不沾三尺土,逢人难寄九泉书。

东风洒向天涯泪,罔极恩深报答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和陈石斋饮酒韵

狂夫不饮亦狂歌,饮到狂时可奈何。

不管舞残沧海月,那知抖破白云蓑。

胸中浩气高腾汉,笔下长才倒注河。

我欲间公真事业,经纶都在酒杯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送张西溪先生之任南都

元老归来鬓已星,天恩初下众心倾。

南都地重风霜冷,柏府台高日月明。

淮树两行连彩鹢,吴山千点拂游旌。

曲江已启开元治,岭海他年共著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