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段处士

传得人间不老方,朗吟风景是行藏。

碧桃洞里寻幽迹,翠柳阴中卧石床。

放鹤有时随杖屦,傍花无日不壶觞。

崆峒莫访长生诀,静处须知自履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者段处士的生活状态与精神追求,充满了道家哲学的韵味。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段处士在自然界的悠然生活,以及他对于长寿与自由的向往。

首句“传得人间不老方”,以一种神秘的口吻引出主题,暗示了段处士掌握了延年益寿的秘密,这既是对长寿的渴望,也是对超脱世俗束缚的向往。接下来,“朗吟风景是行藏”一句,点明了段处士的生活方式——在自然美景中自由地行走与吟唱,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

“碧桃洞里寻幽迹,翠柳阴中卧石床”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段处士在自然中的隐逸生活。他不仅在碧桃洞中探寻着幽秘的踪迹,还在翠绿的柳荫下安然地卧于石床上,享受着与世隔绝的宁静与和谐。

“放鹤有时随杖屦,傍花无日不壶觞”则展示了段处士与自然界的亲密关系。他有时会放飞一只鹤,让它随着自己的脚步自由飞翔;而在花旁,他每日都举杯畅饮,与自然共醉,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最后,“崆峒莫访长生诀,静处须知自履常”两句,表达了对长生不老的淡然态度,以及对内心平静生活的重视。段处士认为,真正的长寿并非在于外在的长生秘诀,而是在于内心的平和与自我修养,即“静处须知自履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段处士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其对自然的热爱、对自由的追求以及对内心平静的重视,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358)

苏仲(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元夕有怀先陇用陈大理韵

钟鼓声喧彻九衢,洞箫吹月正愁予。

千年风木无穷恨,两载松楸别故居。

有酒不沾三尺土,逢人难寄九泉书。

东风洒向天涯泪,罔极恩深报答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和陈石斋饮酒韵

狂夫不饮亦狂歌,饮到狂时可奈何。

不管舞残沧海月,那知抖破白云蓑。

胸中浩气高腾汉,笔下长才倒注河。

我欲间公真事业,经纶都在酒杯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送张西溪先生之任南都

元老归来鬓已星,天恩初下众心倾。

南都地重风霜冷,柏府台高日月明。

淮树两行连彩鹢,吴山千点拂游旌。

曲江已启开元治,岭海他年共著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蓼花和韵

挥毫曾记昔年游,每爱幽葩傍素秋。

可是水仙遗骨骼,只随烟月伴沧洲。

江山识面扁舟客,天地无心老钓裘。

我亦分明湖海士,轻红留照木兰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