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忆吹箫

皓月仍圆,西风昨夜,一年容易惊秋。

泻沈沈银汉,无语东流。

正是羁心撩乱,何堪更、砧杵声遒。

销魂处、红鹣绮梦,白雁边愁。悠悠。

夜凉如水,恰小扇轻衫,渐昵香篝。

也知非吾土,强俯登楼。

一发中原隐隐,凭谁挽、落日神州。

空惆怅、公无渡河,试奏箜篌。

形式:

鉴赏

此诗《凤凰台上忆吹箫》由晚清至民国初年的诗人李岳瑞所作,其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以月夜之景抒发了游子思乡之情。

首句“皓月仍圆,西风昨夜,一年容易惊秋”描绘了一幅月圆风起、秋意渐浓的画面,暗含时光流逝、季节更替的感慨。接着“泻沈沈银汉,无语东流”以银河比喻时间的流逝,虽无言却蕴含深意,引人思考生命与时间的关系。

“正是羁心撩乱,何堪更、砧杵声遒”两句,直接点明了游子在外的孤独与思乡之情。砧杵声,古代妇女捣衣的声音,常用来象征离别和思念,此处更是加重了诗人内心的纷乱与痛苦。

“悠悠。夜凉如水,恰小扇轻衫,渐昵香篝”描绘了一幅夜深人静、凉风习习的场景,诗人以“小扇轻衫”自比,暗示了自己在异乡的孤单与无奈。“渐昵香篝”则表达了对故乡温暖与熟悉的怀念。

“也知非吾土,强俯登楼”两句,诗人虽然身处异乡,但内心依然坚守着对家乡的思念与认同,即使身处他乡,也努力适应,试图找到一丝慰藉。

“一发中原隐隐,凭谁挽、落日神州”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与忧虑,仿佛看到了遥远的中原大地,却不知如何挽留那即将西沉的落日,寓意国家的衰败与无力回天的感慨。

最后,“空惆怅、公无渡河,试奏箜篌”引用了《史记·刺客列传》中“公无渡河”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哀伤,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希望有人能奏响箜篌,唤醒沉睡的神州大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74)

李岳瑞(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鹧鸪天

镜里鸾文绕梦思。微波无藉肯通词。

由来酒绿镫红候,尽是回肠荡气时。

伤往事,感新知。钗盟钿约是耶非。

东风才送春潮长,忍遣鹃声苦唤归。

形式:

庆春宫.七夕,用清真韵

罗扇恩疏,桃笙凉逗,雁风又到江城。

玉笛新愁,文箫悽怨,可堪尽作秋声。

人閒天上,怅今夜、凄凉四星。

珧纹窗掩,雁胫镫昏,离思深萦。微波著意将迎。

谁信今生,天遣飘零。

银汉迢遥,瑶京修阻,素娥应悔孤清。

镜中鸾影,算草草、新妆照成。

个侬知否,梦雨疑云,难慰多情。

形式:

惜红衣.七月十八日中宵不寐,蛩声到枕,露气满帘,肃然其为秋矣。感身世之沈沦,悲人生之憔悴,悄然有作。用白石韵

络纬虚堂,哀蝉坠叶,枉抛心力。

一树无情,悽然怨凝碧。

新愁黯黯,闻也到、鸥边狂客。沈寂。

斟酌九秋,断姮娥音息。鹃声紫陌。

寥落宫花,玉容泪痕藉。霜前白雁恋国。斗依北。

为问故家亭馆,更待几回游历。

奈误人多矣,江上六朝山色。

形式:

八声甘州.简彊村

蓦黄花、都傍战尘开,销魂故园秋。

怅西风韦杜,衰蒲细柳,一片清愁。

望里秦山破碎,泾渭自东流。

饮罢瑶池暮,日晏昆丘。

问讯胥台倦叟,但无端歌哭,争挽神州。

念浮家有约,何事苦淹留。

碧沈沈、江南旧树,怕烟波、无地著閒鸥。

千秋事,只霜花卷,为写烦忧。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