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令(其三)宝月山作

清波门外拥轻衣。杨花相送飞。西湖又还春晚,水树乱莺啼。

闲院宇,小帘帏。晚初归。钟声已过,篆香才点,月到门时。

形式: 词牌: 诉衷情令

翻译

清波门外和风吹拂,掀动着人的衣带,杨花纷飞殷勤相送。又到了西湖暮春傍晚,水边花树上群莺乱啼。
寺院清幽,帘帐低垂,刚乘着夜色把家回。钟声已经响过,篆香刚刚点起,月光正照在院门前。

注释

清波门:在杭州西南,靠近西湖,为游赏佳处。
拥轻衣:指穿着薄薄的春装。
杨花:即柳絮。
帘帏:即帘帐。
钟声:撞钟击鼓,为佛门早晚必行的功课。
篆香:状似篆文字形的盘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仲殊的作品,名为《诉衷情令·其三》。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春天美好景色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清波门外拥轻衣。杨花相送飞。" 这两句描写了春日清澈的湖水边,轻薄的衣服也遮不住细腻的柳絮与飘落的杨花,它们仿佛在给诗人送别一般,营造了一种淡淡的春意和离别的情愫。

"西湖又还春晚,水树乱莺啼。" 这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西湖春末的景致,春天即将过去,但湖边的花开得正盛,鸟鸣声此起彼伏,让人不禁感叹时光易逝。

"闲院宇,小帘帏。晚初归。" 这两句则转向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描绘了一种宁静而安逸的生活状态。诗人归来之时,是在傍晚,轻拢的窗帘似乎也在诉说着一天的平和与孤寂。

"钟声已过,篆香才点,月到门时。" 这最后两句则捕捉到了夜幕降临的一瞬间,钟声停止,熏香刚刚点燃,而月光已经洒满了门前,这是一种静谧与寂寞的交织,彰显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凄清与孤独。

整首诗以淡雅的笔触勾勒出了春日西湖的美丽景色,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易逝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87)

仲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僧人、词人。本姓张,名挥,为其法号。曾应进士科考试。生卒年不详。年轻时游荡不羁,几乎被妻子毒死,弃家为僧,先后寓居苏州承天寺、杭州宝月寺,因时常食蜜以解毒,人称蜜殊;或又用其俗名称他为僧挥。他与苏轼往来甚厚。徽宗崇宁年间自缢而死

  • 字:师利
  • 籍贯:安州(今湖北安陆)

相关古诗词

定风波.独登多景楼

花戟云幡拥上方。画帘风细度春香。

银色界前多远景。人静。铁城西面又斜阳。

山色入江流不尽,古今一梦莫思量。

故里无家归去懒。伤远。年华满眼多凄凉。

形式: 词牌: 定风波

念奴娇.寿吴书监

延陵福绪,蔼遗芳馀庆,直至如今。

帝锡朋龟曾献策。早揖丹桂华簪。

一代荣名,三州遗爱,留入歌吟。

归来湖山付得,依旧闲心。延赏报德推封。

名迁书监,喜天恩垂临。

拜舞龙香还注想,丹阙拖紫垂金。

酒满霞觞,期君眉寿,千岁与披衿。

年年风月,两行门外桐阴。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夏日避暑

故园避暑,爱繁阴翳日,流霞供酌。

竹影筛金泉漱玉,红映薇花帘箔。

素质生风,香肌无汗,绣扇长闲却。

双鸾栖处,绿筠时下风箨。

吹断舞影歌声,阳台人去,有当年池阁。

佩结兰英凝念久,言语精神依约。

燕别雕梁,鸿归紫塞,音信凭谁托。

争知好景,为君长是萧索。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

水枫叶下,乍湖光清浅。凉生商素。

西帝宸游罗翠盖,拥出三千宫女。

绛采娇春,铅华掩昼,占断鸳鸯浦。

歌声摇曳,浣纱人在何处。

别岸孤袅一枝,广寒宫殿,冷落栖愁苦。

雪艳冰肌羞淡泊,偷把胭脂匀注。

媚脸笼霞,芳心泣露,不肯为云雨。

金波影里,为谁长恁凝伫。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