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鹊踏枝(其五)》由清代词人王鹏运所作,情感深沉,意境悠远。
开篇“谁遣春韶随水去”,以问句形式表达了对春光流逝的感慨,仿佛是大自然的韶华被无情地带走,让人不禁感伤。接着“醉倒芳尊,忘却朝和暮”,描绘了主人公在花前月下,借酒浇愁,忘却时间流逝的情景,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沉浸于自然之美的境界。
“换尽大堤芳草路,倡条都是相思树”两句,通过描写大堤上芳草更迭、相思树遍地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离别与思念的主题。相思树象征着深深的思念之情,即使时光流转,这份情感依旧如影随形。
“蜡烛有心镫解语,泪尽唇焦,此恨消沈否”几句,运用拟人手法,将蜡烛和灯比喻为有情感的载体,它们见证了主人公的泪水与痛苦,似乎在倾听他的心声。然而,面对无尽的离愁别恨,是否能找到解脱,成为了一个未解之谜。
最后,“坐对东风怜弱絮,萍飘后日知何处”以东风中的弱絮和随波逐流的浮萍为喻,表达了对命运无常、未来未知的忧虑。弱絮随风飘荡,浮萍随波逐流,都象征着人生的漂泊不定,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无奈。
整体而言,《鹊踏枝(其五)》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词人对生命、爱情、离别等主题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流逝的哀叹和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