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花行送盛克明教授归维扬

扬州好花非不多,奈尔绝品无双何。

水沈香滑素玉蕊,琉璃滑叶青瑶柯。

东风二月花时节,二十四桥香浸月。

小山丛桂避芳尘,东阁官梅褪残雪。

向来名士多品题,栝香御史今亦知。

何日移春献天子,不负此花天下奇。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琼花行送盛克明教授归维扬》由元末明初诗人谢应芳所作,以琼花为题,描绘了扬州琼花之美,以及对友人归乡的深情祝福。

首句“扬州好花非不多,奈尔绝品无双何”,开篇即点出扬州花之繁多,但琼花却以其独特之姿,独步群芳,无人能及。接下来,“水沈香滑素玉蕊,琉璃滑叶青瑶柯”两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琼花的形态与香气,将琼花比作滑润的水沉香和洁白的玉蕊,叶片则如琉璃般光滑,又似青瑶之树,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琼花的高洁与美丽。

“东风二月花时节,二十四桥香浸月”一句,将时间与地点巧妙结合,描绘了二月春风中,琼花盛开,二十四桥上弥漫着花香,月色与花香交融的迷人景象。此处“二十四桥”不仅指出了扬州的著名景点,也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

“小山丛桂避芳尘,东阁官梅褪残雪”两句,通过对比,进一步突出了琼花的高雅与脱俗。小山丛桂虽也芳香,却难以与琼花的纯净相比;东阁官梅虽在冬雪之后绽放,但其色彩与琼花的洁白相比,显得略逊一筹。

“向来名士多品题,栝香御史今亦知”两句,表达了对琼花品质的赞誉,以及对友人盛克明的欣赏之情。名士们曾对琼花给予高度评价,而如今连御史也知晓其名,进一步强调了琼花的非凡之处。

最后,“何日移春献天子,不负此花天下奇”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琼花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归乡的祝福,希望琼花能够成为献给天子的佳品,展现其天下奇花的地位,同时也寓意着盛克明教授归乡后,能如同琼花一般,受到人们的尊敬与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琼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美丽,也蕴含了对友情、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273)

谢应芳(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幼钻研理学,隐白鹤溪上,名其室为“龟巢”,因以为号。授徒讲学,议论必关世教,导人为善,元末避地吴中,明兴始归,隐居芳茂山,素履高洁,为学者所宗,有《辨惑编》、《龟巢稿》等

  • 字:子兰
  • 号:龟巢
  • 籍贯:常州武进(今属江苏)
  • 生卒年:1295~1392

相关古诗词

过邹道乡先生墓有感

忠公天下士,夙学能慎独。

平生寸心赤,耿耿照黄屋。

元符引裾谏,痛甚贾生哭。

上言正中宫,下言斥当轴。

直道时不容,除名窜荒服。

建中及崇宁,宠辱手翻覆。

炎蒸岭南地,文章散青馥。

晚岁归故山,林庄竟薶玉。

向来望佳城,郁郁暗松竹。

今为禾黍区,春雨耕觳觫。

翁仲知何归,云仍困无告。

嗟余佔毕生,斯文赖私淑。

愿言理侵疆,重植宰上木。

愚公将移山,自谓计已熟。

精卫欲填海,可奈力不足。

伤心复伤心,残碑卧荒麓。

形式: 古风

喜复邹忠公墓田赋绝句十首谢两郡侯(其一)

府公遗爱沾幽壤,礼部文章勒翠珉。

寒食清明人洒饭,落花飞絮鸟啼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喜复邹忠公墓田赋绝句十首谢两郡侯(其二)

里翁犹记前朝事,五马年年上冢来。

白鸟能言高桂古,黄杨合把细花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养竹成大林

养竹成大林,频年竹生孙。

美竹非不多,恶竹亦已繁。

群奴为洗之,往哉聆我言。

美者慎勿伤,去恶必去根。

勿虞尔斧缺,勿惮尔力烦。

宿莽荡无馀,清风仍满园。

形式: 古风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