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七夕和竹樵翁二首(其一)

晴窗赋罢曝衣篇。瓜果又开筵。

玉阶再拜牛女,能否降云軿。将彩缕,月中穿。

望远天。不知天巧,付与鸳针,送到谁边。

形式: 词牌: 诉衷情令

鉴赏

这首词以七夕为背景,描绘了晴朗之日,女子在窗前完成了一篇关于晾晒衣物的作品后,心情愉悦地准备瓜果宴席,庆祝这个传统节日。玉阶之上,她再次向牛郎织女祈愿,期盼他们能够降临人间,共度佳节。

词中运用了“彩缕”这一元素,象征着人们在七夕这天所编织的红线,寓意着爱情的纽带。女子仰望着遥远的天空,心中充满了对天工巧思的赞叹,以及对这份巧思如何通过鸳鸯针传递到人间的好奇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词细腻地展现了七夕节的浪漫氛围,通过女子的视角,表达了对爱情的美好向往和对自然奇迹的敬畏之情。

收录诗词(425)

俞樾(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曲园居士。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 字:荫甫
  • 籍贯:浙江德清
  • 生卒年:1821-1907

相关古诗词

诉衷情.七夕和竹樵翁二首(其二)

天孙笑语谢人间。吹落碧云端。

怪他世上儿女,何事太缠绵。陈玉盒,捧金盘。

露华寒。不如收拾,我替安排,富贵神仙。

形式: 词牌: 诉衷情令

玉京秋(其一)秋声

良夜寂。无端送幽信,做成萧瑟。

不是哀弦,亦非脆管,凄凉无匹。

倾耳纱窗未已,短篱边、添个寒蟀。等闲觅。

此声何处,似南仍北。我本悲秋词客。

怎禁他、啾啾唧唧。冷梦催醒,微吟凄断,愁来无迹。

水咽云寒,只一夜、能使愁人头白。红闺夕。

休更琼楼吹笛。

形式: 词牌: 玉京秋

玉京秋(其二)秋色

桐叶秃。闲庭又添得,浅黄深绿。

烂漫风前,几丛水蓼,几丛霜菊。

尤喜西风锦衲,雁将来、先已红足。映修竹。

紫罗裳倩,绛云冠矗。一曲园中游瞩。

喜秋光、斑斓满目。转忆春三,红酣香暖,反嫌粗俗。

老去江郎,怎笔下、无此缤纷浓郁。萧斋读。

空对秋山如沐。

形式: 词牌: 玉京秋

齐天乐.咏白秋海棠和竹樵翁

断肠花种瑶阶畔,嫣然玉人红泪。

几日酸风,连宵嫩雨,化作阑干铅水。脂痕尽洗。

但幽质柔情,淡妆新试。

不是青衣,菊花休误唤娇婢。

春宵酣睡未足,记高烧画烛,秾艳无比。

一样佳名,风流自别,非复寻常罗绮。墙根徒倚。

问好女儿花,可能争媚。等是秋容,素娥来赏此。

形式: 词牌: 齐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