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诗二十首(其二十)拟明月何皎皎

何来明月光,照入纱窗碧。

盈手馀清辉,印心远尘迹。

人生境遇殊,鲜不为物役。

欢聚尚多戚,而况行迈客。

惆怅感驹驰,踌躇望檐隙。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鉴赏

这首诗以“明月”为主题,描绘了月光透过纱窗,洒在诗人手中,映照在心中,营造出一种静谧、清冷而又深远的意境。诗人通过“明月”这一意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相聚与离别、欢乐与忧愁的复杂情感的思考。

首句“何来明月光,照入纱窗碧”,以问句形式引入,仿佛是诗人对月光突然出现的惊讶和赞叹,月光如水般清澈,穿透纱窗,给室内带来了一抹清幽的亮色。

接着,“盈手馀清辉,印心远尘迹”,描述了月光洒落在诗人手中,不仅照亮了周围环境,也映照在诗人的心中,洗净了心中的尘埃,带来了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人生境遇殊,鲜不为物役”,诗人感叹人生的境遇各不相同,人们往往被外界事物所束缚,难以摆脱。

“欢聚尚多戚,而况行迈客”,进一步表达了人生的复杂情感。即使是相聚之时,也有离别的忧伤;对于那些漂泊在外的旅人来说,这种忧伤更加深刻。

“惆怅感驹驰,踌躇望檐隙”,最后两句,诗人以“骏马疾驰”比喻时间的飞逝,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同时,望着屋檐的缝隙,似乎在期待着某种转机或希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人生哲理的感悟,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语言优美,情感真挚。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大雨觉过优,朱明幸快霁。

继以连日暴,赫曦势颇炽。

多稼固宜暄,耘者苦炙背。

而况城市嚣,避暑应无计。

乃知鲜全美,安得咸满意。

林园足清凉,郁熇尚犹厉。

念彼瘅暍人,切切愁不置。

德信纵炎官,政平谁酷吏。

晚来爽风奏,金行消息至。

协时諴万民,触绪敬吾事。

形式: 古风

江山胜览歌题张宗苍仿黄公望长卷

见豹一斑,雾变可以识全皮。

尝肉一脔,镬中之味知无遗。

金山昨春俯汗漫,尔乃西溯蒙泛东竟扶桑枝,指点长江源委应于兹。

我非山人无事者,羡彼豪游万里揽胜,辄复命笔写。

十年之久始成图,五日一石非虚也。

相投意气谁知音,吴门高士倪云林。

作诗酬倡识岁月,早必妙迹贻来今。

今时宗苍亦老手,展图示之咨尔能临否。

其工可能神不能,此语还应出诸此人口。

经营惨淡阅月馀,我谓神来宗苍犹请迟斯须。

粗皴疏点不数笔,现前真迹水乳如,乃知三鬣信有诸。

忽睹浮玉朱栏扶,何须缕辨夔峡及芜湖。

形式: 古风

立秋日作

披风陡觉爽而便,少昊司秋信有权。

且喜民情无怨暑,更因穑事冀逢年。

三星已向玉衡直,一叶乍飘金井前。

望雨今朝兼望霁,故知两美致难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七月朔日作二首(其一)

坤维大火流,朱明序忽易。

欲起凉风迟,未处残暑迫。

兹日乃孟朔,望雨心转剧。

更恐致霖霪,雨即晴始适。

譬人祈予恩,两美期必得。

即予亦难之,于彼曾何益。

明知而故蹈,造物岂汝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