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郑禹功韵

怪底消除执热烦,郑公方丈接三韩。

空馀坐榻悬犀柄,岂有行厨洗玉盘。

作吏忽惊玄鸟变,寻盟未向白鸥寒。

诸山只在登临眼,安得陪君杖履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为何能消除这炎热烦恼,郑公的方丈寺连接着三韩之地。
只剩下空荡的座位挂着犀牛角柄,哪还有行厨清洗玉盘的景象。
忽然间做官惊讶于玄鸟的变化,寻找盟友还没遇上方寒的白鸥。
周围的群山尽收眼底,怎能陪伴你一同拄杖漫步欣赏。

注释

怪底:为何。
消除:去除。
执热烦:炎热烦恼。
郑公:指郑虔,唐代官员。
方丈:寺庙中的住持居室。
接三韩:连接韩国、百济、高句丽三国。
空馀:只剩下。
坐榻:座位。
悬犀柄:挂着犀牛角柄装饰。
岂有:哪里会有。
行厨:行军或旅途中的厨房。
洗玉盘:清洗玉制餐具。
作吏:做官。
忽惊:忽然惊讶。
玄鸟:古代神话中的神鸟,这里可能指政事变化。
变:变化。
寻盟:寻找盟友。
白鸥寒:比喻清高的人。
诸山:周围的群山。
登临:登山游览。
眼:眼底。
安得:怎能。
陪君:陪伴您。
杖履:手杖和鞋子,代指出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的作品,题目为《次郑禹功韵》。诗中,诗人以郑公在方丈之地接待远方友人三韩为背景,表达了对郑公清雅生活的赞叹。"消除执热烦"暗示了郑公处事的从容与智慧,能化解烦恼。"空馀坐榻悬犀柄"描绘了简朴的生活场景,没有奢华的装饰,只有犀柄的坐具,体现了郑公的高尚节操。"岂有行厨洗玉盘"进一步强调了其清廉,连出行用餐都极其简单。

诗人感慨自己作为官吏,忙于政务,无暇像郑公那样享受闲适生活,"玄鸟变"象征着时光流逝和仕途变迁。他希望能有时间陪伴郑公一同游历诸山,但现实却是无法如愿,只能在心中想象那登高望远的景象。

整首诗通过写实与想象交织,赞美了郑公的高洁品性与淡泊生活,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闲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614)

曾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茶山居士。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 字:吉甫
  • 籍贯: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
  • 生卒年:1085--1166

相关古诗词

次徐?立韵

此身那得作飞仙,魂梦相从但欲眠。

极目参辰不相见,论心胶膝未为坚。

别君甲子三千日,问我春秋七十年。

久要不忘吾辈事,交情自昔几人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秘丞李希声新省韵

吾皇德泽小沧溟,倒载干戈不用刑。

天以图书效河洛,人如兰玉秀阶庭。

石渠尽日蓬山影,金殿凌虚帝座星。

从此崇文三万卷,权舆甲部圣师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次钱处和赠赴召之行韵

苍颜白发海边州,敢与君王侧席求。

水似篙深催我去,雨如丝下要人留。

偶然结绶登畿左,不用攀辕拥道周。

高卧耦耕吾有分,何心赐璧取封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曾宏甫见过二首韵(其一)

客有过兰若,交情似竹林。

野花无可落,村酒不宜斟。

又得清新句,如闻謦欬音。

南坡盟好在,为问几时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