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闲居(其三)

人海何妨一粒藏,身闲稍觉昼壶长。

厌将礼法绳腰骨,且看经钞浇肺肠。

画里身黏苍壁色,梦中魂染白莲香。

春来最是城西好,拟共山僧坐绿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春日闲居(其三)》由明代诗人袁宗道所作,描绘了诗人闲居生活中的恬淡与自在。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以及对传统礼法的超越。

首句“人海何妨一粒藏”,以“一粒”比喻个体在人海中的渺小,暗示诗人虽置身于繁杂的人世间,却能保持内心的独立与宁静,不为外界所扰。接着,“身闲稍觉昼壶长”一句,通过感受时间的延长,表达了在悠闲生活中时间似乎变得更为悠长,强调了闲适生活的美好。

“厌将礼法绳腰骨,且看经钞浇肺肠”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束缚的反感,以及寻求精神自由的愿望。他不愿被繁琐的礼法所束缚,而是选择阅读经典,以书籍的智慧滋养心灵,追求精神上的满足与解脱。

“画里身黏苍壁色,梦中魂染白莲香”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他仿佛融入了山水画卷之中,身体与自然融为一体;在梦中,他的灵魂浸润在白莲的香气中,象征着心灵的纯净与超脱。

最后,“春来最是城西好,拟共山僧坐绿杨”两句,点明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喜爱,以及与山僧一同享受自然之美的愿望。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也表达了他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闲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自然与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传统束缚的超越,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251)

袁宗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 字:伯修
  • 籍贯:荆州府公安
  • 生卒年:1560—1600

相关古诗词

即事

小楼朱几供旃檀,夜引闺人忏法坛。

净似远公尚剩发,贫如陶令未休官。

舍完儿女忙何事,典却田园醉不难。

检点近来痴业少,不随人舌浪悲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偶得放翁集,快读数日志喜,因效其语

模写事情俱透脱,品题花鸟亦清奇。

尽同元白诸人趣,绝是苏黄一辈诗。

老眼方饥逢上味,吟脾正渴遇仙医。

明窗手录将成帙,恰似贫儿暴富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赋得残月似新月

一钩曾挂暮霞里,半玦还悬晓雾中。

醉起忽迷钟早晚,山行误认峰西东。

从他乌历支干换,且喜蛾眉首尾同。

安得人生也似月,苍颇皓首又如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黄主客邀送高户部,时开筵夷馆

仙郎别署饮休辞,春冷何堪送所知。

羸马冻蹄蹂雪径,饥乌寒距蹴风枝。

夷笺细字摹唐帖,胡髻尖毡缀汉丝。

一曲龟兹君莫讶,也堪翻出渭城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