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姑苏豹隐堂

青山崔巍藏古基,文豹不见空断碑。

华堂重构犹隐雾,地今易主还好奇。

欲邀明月一去饮,常娥将悔出海迟。

溪边少年意气在,来往只借白鹿骑。

自称山人具肴酒,酒酣请我留此辞。

谪仙坟近何可问,当日无咏亦所疑。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画面,以姑苏豹隐堂为背景。首句“青山崔巍藏古基”展现了山势峻峭,隐藏着古老的遗迹,透露出历史的沧桑感。次句“文豹不见空断碑”暗示豹隐堂曾有故事,如今只剩下残破的石碑,引发人们对过去的遐想。

“华堂重构犹隐雾”描绘了新建的堂宇笼罩在薄雾中,显得既庄重又神秘,仿佛仍有未解之谜。诗人感慨“地今易主还好奇”,新主人对这片土地的好奇与探索,也反映出时代变迁中人们对历史的兴趣。

“欲邀明月一去饮”表达诗人对清幽环境的喜爱,以及对月夜饮酒的向往。接下来的“常娥将悔出海迟”则借嫦娥的典故,寓言自己若早知此处,或许会更早前来欣赏。

“溪边少年意气在,来往只借白鹿骑”描绘了溪边少年的豪情与洒脱,他们骑着白鹿,自由自在地穿梭于山水之间,生活充满了诗意。

最后两句“自称山人具肴酒,酒酣请我留此辞”表达了主人的热情好客,邀请诗人共饮并留下诗篇。然而,“谪仙坟近何可问,当日无咏亦所疑”则流露出诗人对李白(被尊称为“谪仙人”)遗迹的好奇,以及对自己未能在此吟咏的遗憾。

整体来看,梅尧臣的这首诗以豹隐堂为载体,融合了自然景色、历史典故和个人情感,展现出浓厚的文化韵味和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题满公僧录西明轩

赤萍才落邓林外,青铜半磨傍露明。

飞光斜入了不隔,坐卧一榻琉璃平。

西方古胡黄金质,贝叶传写乌行横。

谓晓此教居此轩,满壁图画遥峰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题嘉兴永乐院槜李亭

土化吴王甲,骨朽越王兵。

五月菖蒲草,千年槜李城。

蒲根蛙怒嚎,城中乌夜鸣。

吴越灭已久,客心空屏营。

落日孤亭间,悠悠钟磬声。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凝碧堂

始至荷芰生,田田湖上密。

复当花竞时,艳色凌朝日。

今来莲已枯,碧水堕秋实。

更待雪中过,群峰应互出。

樽有绿蚁醅,俎有赪壶橘。

可以持蟹螯,逍遥此居室。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廨后木芙蓉

托根地虽卑,凌霜花亦茂。

物禀固不迁,人情自为陋。

幸与时菊开,谁嗟发孤秀。

楚人搴木末,已见离骚就。

形式: 古风 押[宥]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