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暂辞雠校去,未发见新鸿。
路入江波上,人归楚邑东。
山遥晴出树,野极暮连空。
何以念兄弟,应思洁膳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无可的作品,名为《送董正字归觐毗陵》。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远去亲友的思念之情。
开篇“暂辞雠校去,未发见新鸿”两句,描绘出行者即将离开但尚未启程的情景,其中“雠校”通常指的是朋友或同僚聚会的地方,“新鸿”则是比喻远方来往的书信。在这里,诗人通过未能收到来自远方的消息这一点,表达了对即将离别之人的不舍。
接着,“路入江波上,人归楚邑东”两句,则描写了行者渐行渐远,路过波涛的江面,而诗人自己则是回到位于楚地的东邑。这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了离别的情景,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的怀念之情。
中间,“山遥晴出树,野极暮连空”两句,用鲜明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观。山在远处透过晴朗的天气显现其形,田野在傍晚时分与辽阔的天空相连。这两句不仅仅是景物的写照,更是诗人情感的一种外化,表达了内心深处的孤寂与开阔。
最后,“何以念兄弟,应思洁膳同”两句,则直接流露出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这里的“兄弟”虽未必指实际上的手足,但它代表了一种深厚的情谊。而“洁膳”一词,常用来比喻清廉和高尚,表明了诗人对于共同生活过、品行高洁的人员的怀念之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摹,以及对离别之人的深切思念,展现了一种淡远而不失温婉的情感氛围。
不详
唐代诗僧,俗姓贾,贾岛从弟。少年时出家为僧,尝与贾岛同居青龙寺,后云游越州、湖湘、庐山等地。大和年间,为白阁寺僧。与姚合过往甚密,酬唱至多。又与张籍、马戴等人友善。攻诗,多五言,与贾岛、周贺齐名。亦以能书名,效柳公权体
四海无拘系,行心兴自浓。
百年三事衲,万里一枝筇。
夜减当晴影,春消过雪踪。
白云深处去,知宿在何峰。
夜叶动飘飘,寒来话数宵。
卷经归鸟外,转雪过山椒。
旧长松杉大,难行水石遥。
元戎宗内学,应就白云招。
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
驾言游禹迹,知己在蒲城。
日射云烟散,风吹草木荣。
孤吟临寇境,莫问请长缨。
中司出华省,副相晋阳行。
书答偏州启,筹参上将营。
踏沙夜马细,吹雨晓笳清。
正报胡尘灭,桃花汾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