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岭北泉流分外忙,一声一滴断人肠。
浪愁出却庐陵界,未入梅山总故乡。
在这短暂的四行诗中,杨万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深切思念。首句“岭北泉流分外忙”以泉水的流动来比喻时间的匆匆,岭北泉流不息,正如人在异地时日夜思念家乡的情感不断涌现。“一声一滴断人肠”则形象地描绘了这种思念之强烈,每一次泉水跳跃的声音都能触动心弦,让人感到内心的痛楚。
接着,“浪愁出却庐陵界”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无尽眷恋,浪愁如同潮水一般涌过庐陵的边界,表明思念之情已超越了地域的限制。而“未入梅山总故乡”则透露了一种淡淡的哀愁,无论走到哪里,心中始终将梅山视为故乡的一部分,这里的“梅山”很可能是诗人心中的理想家园,而不仅仅是地理上的概念。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而复杂的情感世界。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岭头泉眼一涓流,南入虔州北吉州。
只隔中间些子地,水声滴作两乡愁。
茜罗绉薄剪薰风,已自花明蒂亦同。
不肯染时轻著色,却将密绿护深红。
松鸣竹啸响千崖,为底炎蒸吹不开。
自是笋舆趋北去,薰风不是不南来。
夹路黄茅与树齐,人行茅里似山鸡。
长松不与遮西日,却送清阴过隔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