懊恼曲(其一)

扬州梦觉到如今,洛浦萧条旧锦衾。

流水高山难再过,止缘同调倍伤心。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懊恼曲(其一)》由明代诗人袁中道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失落。

首句“扬州梦觉到如今”,以“扬州梦”开篇,仿佛在述说一段曾经的繁华梦境,而“梦觉”二字则暗示了梦境的消逝,引出一种从梦幻归于现实的落差感。接着,“洛浦萧条旧锦衾”一句,将思绪转向另一处记忆中的场景——洛水之畔,曾经拥有的温暖与美好已化为“萧条”的旧物,锦衾象征着过去的温馨与亲密,如今却只剩下触目惊心的冷清与荒凉。

“流水高山难再过”一句,借用“流水高山”这一古典文学中的经典意象,表达了对过往时光不可逆转的感慨。流水与高山,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化,难以再回到最初的境地,传达出一种深深的遗憾与无奈。

最后一句“止缘同调倍伤心”,点明了情感的核心所在。这里的“同调”既可理解为志趣相投的朋友,也可解读为心灵深处的共鸣。诗人因失去了与自己心灵相通的人或事物而倍感伤痛,这种失去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更是精神层面的缺失,使得整个世界都显得更加空洞与悲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运用,深刻揭示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失落的哀愁,以及在面对变化无常的人生时的无力感和悲痛。

收录诗词(107)

袁中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袁宏道弟。初随兄宦游京师,交四方名士。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与兄袁宗道、袁宏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代表作家。有《珂雪斋集》

  • 字:小修
  • 籍贯:明荆州府公安
  • 生卒年:1570—1623

相关古诗词

懊恼曲(其二)

青骢白马渡江涯,剧藕晴丝满碧沙。

记得大堤十字曲,穿心一道过他家。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麻]韵

懊恼曲(其三)

珠帘斜倚太虚盈,秋水梅花沁骨清。

欲识泥人魂断处,当场一曲似春莺。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庚]韵

懊恼曲(其四)

翩□体态似惊鸿,鹦鹉由来慧业同。

默默不言能解意,可怜心曲太玲珑。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东]韵

懊恼曲(其五)

醉馀花蕊压青鬟,饮兴风骚未易删。

犹记西园明月夜,满阶花影鹿胎斑。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