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其五十四)

南泉不指净瓶,隐峰何曾泻水。

从教打瓦钻龟,佛法不在这里。

形式: 偈颂 押[纸]韵

翻译

南泉和尚并不指着干净的瓶子说教
隐峰禅师何曾用水来浇灌龟壳

注释

南泉:指代南泉普愿禅师。
不指:并未直接指点。
净瓶:佛教中用来装圣水的器物,象征清净。
隐峰:指代隐峰和尚。
泻水:浇水或比喻说法。
从教:任凭,听任。
打瓦:敲打瓦片,比喻修行或悟道。
钻龟:古代占卜方法,此处可能象征寻求答案。
佛法:佛教的教义和实践。
这里:指特定的地点或情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道颜所作的《颂古》系列中的第五十四首。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一种禅宗的观念,即真正的佛法并非外在的形式或仪式,而是内在的领悟和体验。

"南泉不指净瓶,隐峰何曾泻水",这两句描绘了南泉普愿和尚和隐峰和尚这两个禅宗典故中的形象。南泉和尚以不直接指示的方式引导弟子,暗示真理无需通过形式上的指授;隐峰和尚则从未公开演示过用水瓶打水的动作,暗喻佛法不在表面的行为上。

"从教打瓦钻龟",进一步强调即使是最基本的修行动作,如打坐或禅定,也只是手段而非目的,真正的佛法超越这些外在形式。

最后两句"佛法不在这里",直截了当地揭示了禅宗的核心理念——佛法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而非外在的寺庙、仪式或修行方法。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禅宗故事和比喻,教导读者要深入内心去寻找和体验佛法,而不是拘泥于外在的教条和形式。

收录诗词(152)

释道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其六十五)

万事由王老师,树子未属你在。

广额屠儿成佛,二祖大师偿债。

形式: 偈颂

颂古(其七十七)

只要拔榍抽钉,为人解粘去缚。

如何洞山老人,先自藤蛇绕脚。

形式: 偈颂 押[药]韵

颂古二十首(其十八)

闻刬除露布葛藤,不用之乎者也。

饶君句下精通,未免唤驴作马。

形式: 偈颂 押[马]韵

颂古八首(其五)

相骂饶汝接嘴,相唾饶汝泼水。

等闲摸著蛇头,拍手啰啰哩哩。

形式: 偈颂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