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寺钟未鸣,城楼角已奏。
角声正可听,攲枕续残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夜的宁静与孤寂,通过对寺钟和城楼角声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在凌晨时分的感受。"山寺钟未鸣,城楼角已奏"一句,表明时间已经很晚,寺庙中的钟尚未敲响,而城市中守卫的角声却已经开始奏起,这是夜晚的一种信号,也预示着新的一更时刻即将到来。
"角声正可听,攲枕续残漏"这两句,则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进一步渲染了夜的氛围。"角声正可听"指的是角声清晰可闻,表明诗人处于一种静谧环境中,可以听到城楼上角声的回响。而"攲枕续残漏"则是说诗人半躺在枕头上,继续聆听那些余下的、零落的水滴声音,这里的"漏"指的是古代计时器中的滴水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声音的描写,传达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对夜的深刻感悟。
不详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丑夜方向寅,被衾冷如铁。
江南贫者多,奈此霜加雪。
仆云月未落,或谓夜过半。
晓眠我正浓,漫漫何时旦。
子女生来愿有家,耕桑随分各生涯。
谁知我辈钟情处,看过桃花看藕花。
湖树江云隔杳冥,千峰万壑梦中青。
悬知茅屋孤灯下,逐字教儿读孝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