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子女生来愿有家,耕桑随分各生涯。
谁知我辈钟情处,看过桃花看藕花。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仇远的作品,名为《忆桐庐二女》。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子女生来愿有家,耕桑随分各生涯。" 这两句表达了对稳定家庭生活的渴望,以及接受命运安排、勤劳工作以维持生活的态度。
"谁知我辈钟情处,看过桃花看藕花。" 这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深厚感情和欣赏之心。这里的“钟情”指的是对某种事物有着深深的情感,而“看过桃花看藕花”则是说诗人不仅仅局限于对桃花的欣赏,更扩展到了对其他如藕花等美好事物的品味和领略。
整首诗通过平淡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内心对于生活的珍惜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无限赞美。
不详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湖树江云隔杳冥,千峰万壑梦中青。
悬知茅屋孤灯下,逐字教儿读孝经。
粉围香阵画梁尘,几梦梨花漠漠云。
一夜春风忽吹醒,镜中白发不须耘。
月到东窗夜正中,人间天上广寒宫。
蚊虫血食三千国,尽被西风一扫空。
蟠桃结实许谁偷,笑作承华殿里游。
紫辇不留青鸟去,小儿空识茂陵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