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送别孤山步绕湖,阑干尽处倚菰蒲。
翁之乐者山林也,客亦知夫水月乎。
万事不如归自好,百年聊与醉为徒。
藕花初醒莼丝老,唤住罾船鲙腹腴。
此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自然美景中与友人告别的情景。开篇即以“孤山步绕湖,阑干尽处倚菰蒲”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其中“孤山”、“阑干”和“菰蒲”共同营造了一种隐逸自在的情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山林生活的喜爱与向往。
接着,“翁之乐者山林也,客亦知夫水月乎”两句,则进一步揭示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满足。他用“翁”自指,表明自己的快乐来源于山林,而“客”则是对来访者的尊称,这里暗示着诗人与友人的共同情感,即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理解。
然而,在这样的美好环境中,诗人也意识到世事无常,万物皆有变迁。因此,他提出了“万事不如归自好,百年聊与醉为徒”的感慨。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超脱态度和对世俗纷争的淡然看待,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悲凉,即在短暂的人生旅途中,终究是“归自好”,即回归到自己的本真状态,才是最好的选择。
最后,“藕花初醒莼丝老,唤住罾船鲙腹腴”几句,则是诗人对即将告别的友人的关怀和不舍。藕花与莼丝都是水生植物,而“初醒”、“初老”则表现了时间流逝和季节更替的情感。同时,“唤住罾船鲙腹腴”则是对友人行将远去的关切,希望他能珍惜这段美好时光。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真挚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观念。
不详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山中老子一间屋,屋后秦人五大夫。
丘壑得专閒日月,衣冠甚伟古眉须。
计今当是百年物,著我添成六老图。
已有茯苓巢可俯,待烹石鼎疗诗癯。
自束生刍起饭牛,隔林扣角更深幽。
半分不得诗书力,一饭常存?亩忧。
老去有肠堪贮酒,生来无骨可封侯。
开荒厓下田无几,种秫宁须与妇谋。
晓跸初催上寿班,东风连夜致人间。
九重春醉金鸾殿,万岁声幽碧玉环。
大地山河年谷熟,太平日月羽书闲。
明朝第一番花吉,并与琼幡下虎关。
年光何啻蛇赴壑,仕宦略如鱼上竿。
畴昔本无温饱志,归来只作等閒看。
人间万事风涛急,雨外一蓑天地宽。
潮落海门烟树绿,举头已不见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