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其二)

春雨绿阴肥,雨晴春亦归。

花残莺独啭,草长燕交飞。

香箧青缯扇,筠窗白葛衣。

抛书寻午枕,新暖梦依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徵明的《四月(其二)》,描绘了春天雨后的景象和诗人闲适的生活。首句“春雨绿阴肥”形象地写出春雨滋润万物,使得绿叶更加繁茂。接着,“雨晴春亦归”表达了雨过天晴后春天即将离去的淡淡感伤。

“花残莺独啭,草长燕交飞”细致描绘了雨后花儿凋零,只有黄莺独自鸣叫,而草木生长,燕子成双成对飞翔的场景,富有生机与宁静。诗人通过这些自然景象,寓言了生命的更迭与季节的流转。

“香箧青缯扇,筠窗白葛衣”则转向室内生活,描述了诗人打开香囊取出青丝细缯制成的扇子,以及透过竹制窗户欣赏穿着白葛衣的清凉。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雅致品味。

最后两句“抛书寻午枕,新暖梦依微”写诗人放下书卷,寻找午睡的枕头,感受到初夏午后温暖而朦胧的梦境,流露出一种闲适与惬意的情绪。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末夏初的景色,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春日斋居漫兴二首(其一)

西斋酒醒篆烟残,手汲新泉破月团。

芳草池塘春入梦,绿阴帘幕昼生寒。

由来中散裁书懒,老去渊明束带难。

却笑闲缘除未得,每从人觅异书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春日斋居漫兴二首(其二)

深巷无人昼掩扉,新晴庭院绿阴肥。

柳风吹絮河豚上,花雨沾泥海燕飞。

残睡未能消卯酒,乍暄聊得试罗衣。

春光绿遍江南草,多少王孙怨不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暮春二首(其一)

南风十日卷尘沙,吹落墙根几树花。

老怯麦秋犹拥褐,病逢谷雨喜分茶。

庭阴寂历梧桐转,帘影差池燕子斜。

不是地偏车马绝,市喧不到野人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暮春二首(其二)

林花落尽意萧然,旧喜图书病亦捐。

宛转闲愁如蔓草,蹉跎春事到啼鹃。

萦空淑气游丝困,停午清阴碧树圆。

怪底叩门都不应,北窗无事正高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