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茅亦山先生杂咏(其一)

风柳吹花糁白毡,莺愁蝶恨有谁怜。

不知春事又三月,堪叹人生无百年。

清气长留诗卷里,閒愁不到酒樽边。

山窗昼永浑无事,一榻分云枕易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春风轻拂,柳絮纷飞洒满白毡,黄莺哀鸣,蝴蝶心伤,又有谁来怜惜。
不知不觉春天已过三月,感叹人生短暂,不足百年。
清雅的气息永远留在诗篇中,闲愁却无法触及酒杯边。
山间的窗户白天漫长,无所事事,一床分置在云间,枕着它容易入眠。

注释

风柳:形容春风中的柳树,柳絮纷飞的样子。
花糁:柳絮如花般散落在地面上。
莺愁蝶恨:黄莺哀鸣,蝴蝶心伤,形容春天的离别之感。
谁怜:无人怜悯或理解。
春事:春天的景色或事物。
百年:指人的寿命,这里表示人生短暂。
清气:清新高雅的气息。
閒愁:闲散的忧愁,通常指无由而生的愁绪。
酒樽:盛酒的器皿。
山窗:山居的窗户。
昼永:白天漫长。
浑无事:完全无事可做。
一榻:一张床。
分云枕:枕着云般的柔软之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以及诗人的情感世界。首句“风柳吹花糁白毡”形象地写出春风轻拂,柳絮纷飞,如白色细沙洒落在白毡上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次句“莺愁蝶恨有谁怜”则借莺鸟的哀鸣和蝴蝶的忙碌,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感慨,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不知春事又三月”感叹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已是暮春时节,暗示诗人对青春易逝、岁月无情的无奈。接下来,“堪叹人生无百年”直接表达出人生的短暂和无常,流露出深深的叹息。

然而,诗人并未完全沉浸在消极情绪中,他通过“清气长留诗卷里”表达出对文学艺术的坚守和热爱,将内心的闲愁寄托在诗歌之中,寻求精神上的慰藉。最后一句“山窗昼永浑无事,一榻分云枕易眠”则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宁静与闲适,尽管人生短暂,但能在自然与诗书之间找到片刻的安宁,安然入睡。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景抒情,寓哲理于生活琐事之中,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和淡然处世的态度。

收录诗词(436)

黄庚(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 字:星甫
  • 号:天台山人
  • 籍贯:天台(今属浙江)

相关古诗词

和茅亦山先生杂咏(其二)

身世飘浮水上蓬,閒中清事有谁同。

吟窗梦草添诗料,画笔生花夺化工。

酒后乌乌时击缶,愁来咄咄自书空。

园林寂寞春何处,春在桑麻雨露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和茅亦山秋夜感怀

老来吟拙自知羞,好景无诗未易酬。

湖海愁看今夜月,功名虚度十年秋。

清光偏照卢仝屋,孤影自登王粲楼。

我欲乘风蟾窟去,安能与世共沉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和茅亦山韵

爱静吟成癖,耽书近欲痴。

事多因错省,节不为贫移。

长物新添画,生涯旧有诗。

穷通系天命,知命复何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和茅亦山韵二首(其一)

一生场屋梦,老去付悠悠。

始信功名事,难为智力谋。

有才如孔孟,无命不伊周。

吾道今如此,苍天可问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