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跋扈骄矜势纠纷,兵威不戢定将焚。
权归宥密消兵衅,力扫欃枪息祲氛。
鸿剑将军休画策,捧觞都护罢论勋。
四方廊庙无馀事,咸仰伊周辅圣君。
这首诗是宋代韩驹所作的《上太师公相生辰诗十首》中的第六首。韩驹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太师公相生辰的祝贺与敬意,同时也蕴含了对国家和平与治理的深思。
诗中首先描绘了一幅权力纷争、兵威不息的景象,“跋扈骄矜势纠纷,兵威不戢定将焚”。这句诗形象地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权力的争夺导致了战争的威胁。接着,诗人提出了解决之道:“权归宥密消兵衅,力扫欃枪息祲氛。”他主张权力应集中于中央,以消除地方的纷争和战争的隐患,恢复国家的和平与稳定。
随后,韩驹进一步阐述了他的政治理念:“鸿剑将军休画策,捧觞都护罢论勋。”这里,他建议高层官员应放下争功夺利之心,而应致力于国家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福祉。同时,他也强调了在国家治理中,应避免过度的军事行动,以免再次引发战争。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四方廊庙无馀事,咸仰伊周辅圣君。”他希望在太师公相的领导下,国家能够实现长治久安,所有的官员都能齐心协力,辅佐圣明的君主,使国家繁荣昌盛。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体现了韩驹对太师公相的崇高敬意,也反映了他对国家治理的深刻见解和对和平稳定的强烈愿望。
不详
诗论家。学者称他陵阳先生。少时以诗为苏辙所赏。徽宗政和初,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谪降,后复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宣和五年(1123)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高宗立,知江州。绍兴五年(1135)卒。写诗讲究韵律,锤字炼句,追求来历典故,写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有《陵阳集》四卷,今存
偃伯灵台涤翳昏,太平有象更何言。
百神禋祀承天贶,万里调元识定尊。
复见汉仪难并举,请观周乐足同论。
秉钧当轴诚知体,坐使先生道满门。
鹫岭云何锡杖飞,汉家社稷要扶持。
衮衣人共尊姬旦,木铎天将以仲尼。
亿万生灵俱再造,百年寿考复奚疑。
欲枯沧海濡秋兔,来写门生献寿诗。
五百年来间气钟,堂堂皎月众星中。
钧陶四海规模大,心膂三朝礼貌隆。
寿杖特尊黄发老,衮衣重拜黑头翁。
彭聃岂足为遐算,直与升平到不穷。
燕雀同欣大厦成,公归何处不欢声。
全将和气还群物,不放纤尘点太清。
人指灵椿期寿考,天将神鼎待功名。
诞辰正得三阳节,已与东君助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