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涧

帝令银汉推馀泽,不与人间较刀尺。

剪绡为练课天孙,溅溜成文照东壁。

我疑蒲城鬼神入,脚踏飞车翻霹雳。

怒当十倍缚王离,瓦震三军开许历。

仙翁题诗诗有史,画史纷纷俱屈膝。

至今盛事随山中,往往摩挲到金石。

归来满口说江湖,不学平生论感激。

乃知卷舒在虚怀,谁道今人不如昔。

有时坐我天姥下,但觉清风生羽翼。

长令净洗五兵闲,回看万事皆尘迹。

形式: 古风

翻译

天帝命令银河倾泻恩泽,不再与凡间计较得失。
他裁剪云锦如练,让织女纺织,光芒洒落照亮东边墙壁。
我怀疑这是蒲城的神灵降临,驾驭着闪电疾驰,雷声震天。
他的愤怒足以抵过十个王离,连瓦片都震动,震撼三军,开启胜利的征兆。
仙翁题写诗歌,历史因此生动,画家们纷纷拜服。
这壮丽的景象如今只留在山林之间,常常被刻在金石之上。
回来后满口谈论江湖之事,不再像往常那样感慨万分。
这才明白,人生的起伏在于胸怀,谁能说现代人不如古人。
有时坐在天姥山下,只感到清风拂动,仿佛羽翼生出。
长久地让兵器闲置,回头一看,世间万事皆如尘埃。

注释

银汉:银河。
人间:人间界。
天孙:织女星。
溅溜:水流飞溅。
蒲城:地名,可能指神仙降临的地方。
王离:秦朝将领。
许历:古代战役中的胜利象征。
仙翁:指仙人或有德高望重的人。
金石:古代刻字的材料,代指历史遗迹。
感激:感慨、感动。
虚怀:宽广的胸怀,谦逊的态度。
天姥:传说中的仙山。

鉴赏

这首诗名为《石涧》,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王洋所作。这是一首描写山水景物与个人感悟的诗篇,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内心情感的抒发。

帝令银汉推馀泽,不与人间较刀尺。开篇即以宏大的天象来比喻大自然的力量,"帝令银汉"指的是天上的银河,"推馀泽"则形容其宽广无边,"不与人间较刀尺"意味着这种自然之力超越了人类的度量标准。

剪绡为练课天孙,溅溜成文照东壁。接着描写山中景象,"剪绡为练"可能是指山中的溪水如织布般流动,"课天孙"则可能指的是对自然之神的敬畏或祭祀,"溅溜成文照东壁"形容山间溪流汇聚成湖泊,光影映照在山壁上。

我疑蒲城鬼神入,脚踏飞车翻霹雳。这里作者表达了对自然之力的敬畏与疑惑,"蒲城鬼神"可能是指山中传说中的神灵,"脚踏飞车翻霹雳"则形容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

怒当十倍缚王离,瓦震三军开许历。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震撼,"怒当十倍"形容情绪之强烈,"缚王离"可能是指控制住了某种超自然的力量,"瓦震三军开许历"则描写了一场巨大的动乱。

仙翁题诗诗有史,画史纷纷俱屈膝。以下两句转向文化历史的回顾,"仙翁"指的是古代的圣贤或隐士,"题诗诗有史"表明他们留下的诗歌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而"画史纷纷俱屈膝"则形容那些历史记载和绘画作品至今仍令人敬畏。

至今盛事随山中,往往摩挲到金石。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古代文化遗产的珍视与感慨,"至今盛事"指的是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或壮丽景象,"随山中"则意味着这些都被保存在自然之中,而"往往摩挲到金石"形容那些历史遗迹依然坚固如初。

归来满口说江湖,不学平生论感激。诗人回顾自己的经历与感悟,"归来满口说江湖"表明他对所见所闻的津津乐道,而"不学平生论感激"则意味着他并不像常人那样对往事耿耿于怀。

乃知卷舒在虚怀,谁道今人不如昔。末了两句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与豁达的态度,"乃知卷舒在虚怀"可能是指他内心的广阔无边,而"谁道今人不如昔"则是一种反思和自信,认为现代人也不必然逊色于古人。

有时坐我天姥下,但觉清风生羽翼。最后两句诗人再次回归自然,"有时坐我天姥下"可能是指他坐在高山之巅,而"但觉清风生羽翼"则形容他在那样的环境中感受到了心灵的飞扬与自由。

长令净洗五兵闲,回看万事皆尘迹。全诗结束于对尘世万物的一种超然视角,"长令净洗五兵闲"可能是指时间的长河清洗了世间纷争,而"回看万事皆尘迹"则表达了一种宿命观,认为一切终将归于尘土。

收录诗词(715)

王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曾吉父清明

暄晴犹苦促,那更遇春霖。

花色存馀态,春台得重临。

主觞方意展,客意已愁侵。

是底书生事,时为洛下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再和

故人客玄都,结茅临子午。

慈亲哺童稚,十口共甘苦。

门横百琅玕,永日不受暑。

浮名博烟霞,掉臂终不许。

听我读新诗,小侯趋大府。

挥毫散珠玉,风帆转惊渚。

北郭郑仙翁,襟怀两虚伫。

尹氏才振古,仙翁笔端语。

矛戈角森横,畚锸起云雨。

应笑穷巷生,蓬蒿半垣堵。

所喜乐丰登,粒米不须数。

况从名士游,真可释羁旅。

愿君分馀光,下照及邻女。

切勿閟好音,文典实不与。

形式: 古风

再和答秀实(其二)

老境看来亦悄然,方知世味有无边。

忙中受用非关我,静里风光总是禅。

易□常参饥后眼,酬有只有饱时眠。

周翁百事多恬退,诗律从来不受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再和答秀实(其一)

红剥芳菲绿作丛,摇知惆怅两心同。

结交旧燕多情语,消病残花无用红。

献计欲居尘境外,投名且向酒壶中。

新来但觉多新样,不道襟怀尽古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