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闷二首(其一)

意起不能制,触目生烦冤。

遇物皆可憎,心火方自焚。

军书虽旁午,战胜恃一勤。

负手恣行散,霜日东更暄。

怅然对梅花,落此半亩园。

邂逅缘不浅,来慰羁旅魂。

妙香忽相袭,会心即微言。

与君交已久,寂寞幸见存。

终当扫尘债,从子江上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诗人郑孝胥的《排闷二首(其一)》,表达了诗人心中郁积的烦闷情绪。首句“意起不能制”直接揭示了诗人难以抑制的内心波动,接下来通过“触目生烦冤”和“遇物皆可憎”,描绘出周围环境的压抑和自己的厌烦。诗人将战事比喻为“军书旁午”,强调勤奋是战胜困难的关键,但即使如此,他仍感到疲惫,“心火方自焚”。

在户外行走,诗人“负手恣行散”,试图排解情绪,然而“霜日东更暄”又增添了环境的不适,使他更加惆怅。面对梅花,他感叹自己身处“半亩园”,孤独而寂寥。梅花的出现,仿佛是“邂逅”的安慰,让他的心灵得到片刻的慰藉。

“妙香忽相袭,会心即微言”进一步表达了诗人与梅花之间的微妙共鸣,梅花的香气似乎传递着某种深意。诗人感慨与朋友的长久交往,“寂寞幸见存”,在孤独中感受到友情的珍贵。

最后,诗人许下愿望,“终当扫尘债,从子江上村”,表达了想要摆脱烦忧,与友人一同隐居的愿望。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寻求解脱的心境。

收录诗词(1461)

郑孝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排闷二首(其二)

有怀谁与陈,有恨谁与诉?

肝肠深可惜,坐受尘土污。

清辉发遥夜,皓月已徐吐。

长天渐空阔,相见真成故。

哀我落世间,沈沈抱幽素。

古今不相接,万感入迟暮。

回光射吾胆,涤骨倒秋露。

翛然委形骸,何异迷者悟。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戚元敬

南塘守蓟门,上书论边事。

七害与六失,极之以四弊。

所言诚晓畅,执政可其议。

筑台二千里,财用亦已费。

号令既严明,器械犹犀利。

不恃彼不来,恃我实有备。

在镇十六年,虏骑莫敢至。

当时遣大臣,三岁一阅视。

督抚不掣肘,诸将受节制。

乌虖谁之功,江陵方在位。

形式: 古风

再纪戚南塘语

臣官为创设,诸将所不顾。

视之如缀疣,安从得展布。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古人

古人不朽处,端在历困穷。

精光难磨灭,厄极乃愈充。

在彼实不幸,后世称其工。

我缘溺文辞,每思蹑高踪。

异哉非人情,易地恐靡同。

中年寄边锁,郁郁常填胸。

谓渠如我今,意态必甚雄。

何为苦求去,志在菰芦丛。

丈夫惜自贬,安能伍狂童。

好收斗牛气,吐却沧江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