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松歌

黟山三十有六峰,峰峰石骨峰峰松。

有时松石不可辨,一理交化千年中。

丹砂琥珀共胎孕,亭亭上结朱霞封。

人言松相逊石相,即以松论何能穷。

沐日浴月晕苍翠,苔色散点周秦铜。

蕤绥上偃雨君盖,纠结下固虬灵宫。

鳞张鬣缩爪入肉,万劫避过雷火攻。

昔观图画讶未见,到眼更觉描无功。

悬崖嵌峒不知数,莘莘纵纵皆鬼工。

及至触手膏溢节,极瘦驳处春华同。

清泉洗根泻泱漭,瑶草分润生蒙茸。

翻嫌石相奇太过,相助为理论始公。

青牛伏龟不可得,几辈对此颜如童。

明当遍觅茯苓去,短锄碎斸千芙蓉。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黄山松的壮丽与独特之处,诗人黄景仁以细腻的笔触,将黄山松的形态、生长环境以及与岩石的关系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诗中提到黄山有三十六峰,峰峰之上,石骨与松树并存,展现出自然界的奇妙和谐。松石之间,界限难辨,仿佛经过了千年的交化融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景观。松树与岩石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黄山的自然风貌。

接着,诗人描述了黄山松的生长环境。它们沐浴在日月之光中,苍翠欲滴,四周点缀着古老的铜器般的苔藓。松树的枝干如同雨伞般向上伸展,根部深深扎入土壤,抵御雷火的侵袭。这种坚韧不拔的生命力,让人感叹不已。

诗中还提到了黄山松的形态各异,既有粗壮的枝干,也有细嫩的春华,展现了生命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清泉滋润着松树的根部,使得周围的植被生机勃勃,一片繁荣景象。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黄山松的喜爱之情,认为其与岩石相比,各有特色,共同构成了黄山的独特魅力。他甚至想象自己能够找到传说中的茯苓,用短锄挖掘出千株芙蓉,进一步展现了他对黄山松的赞美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黄山松的美丽与神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追求。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遇雨止云谷寺(其一)

晕日暗东岭,惨雾忽上蒸。

中途遂雷雨,寸步迷崚嶒。

电光得峰窍,万道金蛇腾。

侧身进虎队,彻骨寒生棱。

云根积阴曀,石发黏鬅鬙。

纵有亥竖足,欲展嗟何能。

同队匿咫尺,千唤不一膺。

屏翳稍却怒,渐放重峦层。

匿者乃四出,迎客来山僧。

扶曳逗灵刹,快得楼窗凭。

惊传适来处,已有悬崖崩。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遇雨止云谷寺(其二)

斋厨列蔬果,茗味更清绝。

老僧喜相告,幸未山水发。

往年梅雨多,岭径每漂没。

崖颠田数亩,冲入万丈窟。

间有槱苏人,焉能辨存殁。

闻言笑谢之,毋为诧咄咄。

如此名山中,岂受征夫骨。

不祷得神庇,我心滋臬虺。

衣薄深山寒,且与煨榾柮。

形式: 古风

铺海

海因云得名,云在海亦在。

云空海更空,转瞬已迁改。

甫看肤寸倏满天,幻境万万还千千。

须臾千万合为一,呼仙即仙佛即佛。

迷娄宝界三神山,标渺虚无现旋没。

返照一缕冲波开,彩翠细镂金银台。

初疑百万玉鲸斗,阑入一道长虹来。

玄玄默默坐相对,真宰茫茫竟何在。

轻风吹合复吹开,白衣苍狗须臾态。

我欲云门峰,化为并州刀。

持登天都最高顶,乱剪白云铺絮袍。

无声无响空中抛,被遍寒士无寒号。

英英苍苍出山骨,何用漫空作奇谲。

形式: 古风

别松上人

千峰趺坐处,而我一相寻。

了了解人意,空空入道心。

触扉知虎脊,震榻是龙吟。

相失名山去,尘缘愧我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