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善住的《登报恩寺阁》描绘了一幅壮丽而苍凉的山河画卷。诗中以“高阁闲登四望宽”开篇,点明了登阁的地点和心情,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悠然。接着,“青山极目倚云端”,将读者的视线引向远方,青山与云朵相接,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辽阔。
“水村漠漠连天远,垄树沈沈带雨寒”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水边村落与远处山岭在雨中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水村与天际相连,显得格外遥远;山岭上的树木在雨中显得更加沉郁,寒意袭人。
“罢马嘶风春草遍,倦鸦归堞夕阳残”则进一步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疲惫。马儿在风中嘶鸣,春草遍地,暗示着季节的更迭与生命的循环;倦鸟归巢,夕阳西下,象征着一天的结束与夜晚的来临,同时也蕴含着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
最后,“岂知大道平如掌,今古人间行路难”两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尽管表面上看起来大道平坦,但实际行路却充满艰辛与挑战。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历史长河中无数人奋斗与牺牲的致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宇宙、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富有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