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友人见过

岁暮寒风易中人,对床谁与话情真。

平生知我无如子,此度相看又隔旬。

世味惯看如嚼蜡,寒窗痴坐正痴尘。

只今便拟高轩过,饮水毋嫌仲叔贫。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翻译

岁末寒冬刺骨寒,共语深情何处觅。
一生知己唯你我,再见已是半月余。
世间冷暖如嚼蜡,清寒窗下似蒙尘。
今日欲访你高居,饮水解渴勿嫌贫。

注释

岁暮:年末。
寒风:冷风。
易中人:容易侵入人心。
对床:共眠一床。
话情真:倾诉真情。
平生:一生。
知我:了解我。
无如子:无人能比你。
此度:这次。
相看:相见。
隔旬:间隔十天。
世味:人世滋味。
惯看:习以为常。
如嚼蜡:如同嚼蜡无味。
痴坐:呆坐。
痴尘:迷茫尘埃。
便拟:打算。
高轩过:拜访你的贵府。
毋嫌:不要嫌弃。
仲叔:这里可能指朋友或尊称。
贫:贫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岁末时节身处寒风中的孤独心境,以及对朋友深情厚谊的怀念。首句"岁暮寒风易中人",以季节和气候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心境的落寞。"对床谁与话情真"表达了诗人对知己的深深思念,渴望有人能共诉衷肠。

接下来的两句"平生知我无如子,此度相看又隔旬",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理解和依赖,感叹两人已有十日未见,加深了思念之情。"世味惯看如嚼蜡"运用比喻,表达对世俗人情的淡漠和厌倦,而"寒窗痴坐正痴尘"则进一步刻画了诗人独处时的孤寂状态。

尾联"只今便拟高轩过,饮水毋嫌仲叔贫"则是诗人发出邀请,希望朋友能前来探访,尽管自己生活简朴,但并不介意。这既是对友情的珍视,也流露出诗人对友情的期待和对物质生活的淡泊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情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收录诗词(134)

周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阙题(其二)

天怜羁迹寄诸侯,差近危栏付与秋。

风物捲帘都在眼,湖山如画恰当头。

征鸿已作随阳计,社燕能为几日留。

赖有楚天凉夜月,二年相伴上谯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阙题(其一)

天怜羁迹寄诸侯,付与危栏早得秋。

相见便知悬榻意,阚亡时得挟书游。

山容老去苍崖在,水潦痕存浅碧收。

高我儒冠无用世,不应更蹑九华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余杜门兀坐三年壬申六月九日出吊平望归途阻风第四桥余曰是特偶相值尔不然岂造物者出门即相料理耶舟人曰然因识之

地借沮龙宅,堤横海蜃楼。

马蹄翻震雹,沙觜更生洲。

云壑悬绳渡,天风激箭抽。

湿霖平衍沃,暗井灭夫沟。

蹴起争桥齿,撺来似海鳅。

浪花将岸飐,塔影听桴浮。

却忆衔枚地,曾驱缟练舟。

谩云天设险,岂是水为柔。

无事人千古,逃荣茗一瓯。

川灵工阅世,翻覆几时休。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八月七日与吴沈二道人同过书坞时山堂初成

暋阳收晶荧,清舫度林汇。

坡陀认槿篱,屋角初涂塈。

入门露荫竹,走鞭土为沸。

橘栾尚小涩,菊柄已幽毅。

少纾趺坐筋,渐出穹隙味。

疏丛石贞瘦,密樾尘髣髴。

成余独往愿,劳我慈亲费。

亲年合几何,倏已近喜畏。

我发白满把,晚食迟下胃。

一岁能几来,每来时自慰。

不雨已经旬,长道熠饥蜚。

竹檐出山泉,草根坌土气。

长愿居此劳,州里未为贵。

形式: 古风 押[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