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通济堰二首(其二)

往年初堰坏,乐岁亦民饥。

再见龙尾水,如兴鸿却陂。

名同召伯埭,人立许杨祠。

祝史有祀事,歌予迎送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早年时堰曾毁坏,丰收之年也民粮匮乏。
如今重见龙尾水源,仿佛振兴了鸿陂的气概。
这里的名字如同召伯埭,人们在此设立许杨祠纪念。
祭祀官员举行祭祀活动,人们以诗歌吟咏迎接和送别我。

注释

初:早年。
堰:堤坝。
坏:毁坏。
乐岁:丰收之年。
民饥:民粮匮乏。
再:再次。
见:看见。
龙尾水:龙尾水源。
如:仿佛。
兴:振兴。
鸿:大雁。
却陂:恢复陂塘。
名:名字。
同:如同。
召伯埭:召伯所建的堤坝(召伯是古代贤臣)。
人立:人们建立。
许杨祠:许杨两位人物的祠堂。
祝史:祭祀官员。
祀事:祭祀活动。
歌:吟唱诗歌。
予:我。
迎送诗:迎接和送别的诗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公溯所作的《视通济堰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对过去堰堤损坏导致百姓生活困苦的记忆,以及对如今水利工程修复后,洪水得到有效控制,人们生活得到改善的欣慰。诗人将新修的堰闸与古代贤臣召伯埭相提并论,赞扬了类似召伯那样的官员为民造福。同时,他还提及了当地人为纪念这一善举,设立了许杨祠,并在祭祀活动中歌唱诗人以表达感激之情。整首诗寓含了诗人对水利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和对地方文化的尊重。

收录诗词(449)

晁公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视通济堰二首(其一)

野树皆绿叶,清江初白蘋。

偶来无筮日,小出当行春。

人颂勾龙社,恩沾佩犊民。

横江三百丈,遥见石嶙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郊外

草尽春泥绿,花乘晚照明。

遥山先暝色,平野易风声。

归沐休形役,深居感物情。

据鞍聊一出,佳处得徐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雨中过祁门十里不能进宿旅次

今日祁门县,冲泥怯远行。

含风云叶细,间雨雪花轻。

溪晚白鸥下,草寒黄犊鸣。

吾今更何往,漂泊愧平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雨罢风大作

燕寝真宜雨,卧闻风有声。

莫惊无碍睡,宁为不平鸣。

折笋低行蚁,飞梅暗打莺。

最怜两岐麦,攲倒乱纵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