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彦时兄腊雪六首(其四)

瑶林交映出风尘,便觉寒门气象新。

莫讶窗前群噪鹊,须怜江上有归人。

抛砖已喜来荆璞,斲垩无劳运郢斤。

坐拥红金饶大嚼,一时高会幕中宾。

形式: 古风

翻译

瑶林交映洗净俗世尘埃,顿感清贫之家焕然一新。
不必惊讶窗前鸟雀纷飞,应知江边有人正归家。
已对粗陋之材投以欣喜,无需再费力雕琢精细工艺。
坐拥丰富财富尽情享用,此刻我如同宴会上的贵宾。

注释

瑶林:美玉般的林木。
交映:相互映照。
风尘:世俗尘埃。
寒门:清贫人家。
莫讶:不必惊讶。
群噪鹊:众多鸟雀。
归人:回家的人。
抛砖:比喻粗糙的提议或作品。
荆璞:未经雕琢的玉石。
郢斤:古代楚国郢都的工匠所用的斧头,代指精细的工具。
红金:财富的象征。
大嚼:尽情享用。
一时高会:盛大的聚会。
幕中宾:宴会中的重要宾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寒冷冬日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自己对归人的关怀和内心的情感世界。

"瑶林交映出风尘"中的“瑶林”指的是林间的雪花,如同美玉一般纯洁和珍贵。"便觉寒门气象新"则表明诗人在这个清冷的季节中,感觉到了一种新的气息,这里的“寒门”不仅是温度上的寒冷,也包含了时光流转带来的新鲜感受。

接下来的"莫讶窗前群噪鹊"劝诫自己不要介意窗前的乌鸦喧哗,它们的叫声往往被视为不祥之兆,但诗人却选择了忽略这些可能带来不吉利的迹象。紧接着的“须怜江上有归人”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在寒风中仍需奔波的人持有一份同情和怜悯之心。

"抛砖已喜来荆璞"中的“抛砖”是一种古代游戏,诗人表明自己已经从这种简单的娱乐活动中获得了快乐。"斲垩无劳运郢斤"则是说即使是在处理木材这样需要力气的工作中,也不感到劳累,因为内心的喜悦已让这些辛勤变得轻松。

最后,"坐拥红金饶大嚼,一时高会幕中宾"描绘了一个温馨而奢侈的场景。诗人坐在华丽的环境中,与宾客们一同享受着丰盛的宴席,这里的“红金”象征着豪华和富贵,而“饶大嚼”则是对美食的尽情享用。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对照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在严寒冬日中寻求内心温暖与平衡的愿望,同时也传递了一种超越物质享受,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和彦时兄腊雪六首(其三)

敢以箪瓢傲廪囷,撇醅聊复笑还倾。

为言空腹朝搜句,不觉寒窗夜集霙。

泽浃寰区成地富,光生蓬荜见天平。

预占有岁从今始,廊庙何忧不及茕。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和彦时兄腊雪六首(其二)

一洗乾坤不动尘,瑶台银阙斗清新。

齐腰欲究安心法,乘兴当为访戴人。

晔晔寒江归钓艇,丁丁虚谷动樵斤。

二诗远比幽兰胜,击节悬知众所宾。

形式: 古风

和彦时兄腊雪六首(其一)

不耕何敢叹无囷,多谢先生早见倾。

望岁比同伤再潦,逢年今共快三霙。

光凝夜旦千山晓,势合高卑万壑平。

坐想袁安门未扫,洛阳谁复念孤茕。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和彦时兄赠王广济

往矣古循吏,贤哉今长民。

牛羊归落日,桑柘殿馀春。

共学知名久,相逢见面新。

疮痍赖休养,犹喜见斯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