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先忌

馀生十载恨蹉跎,令节闲门掩薜萝。

剩有蛟龙蟠大泽,空闻箫鼓发层波。

三闾怨在馀香草,九地恩深废《蓼莪》。

惭愧王修能罢社,葛衣检点泪痕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王曜升的《端午先忌》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际遇的感慨。首句“馀生十载恨蹉跎”直抒胸臆,流露出对过去十年光阴虚度的遗憾。次句“令节闲门掩薜萝”描绘了节日里清寂的景象,薜萝象征隐逸生活,暗示诗人可能过着淡泊的生活。

第三句“剩有蛟龙蟠大泽”暗指屈原一类的忠臣被闲置,喻指自己的才能未得施展,如同蛟龙困于沼泽。第四句“空闻箫鼓发层波”则借端午节的热闹氛围反衬内心的孤寂,箫鼓声虽响,却未能触动诗人的心弦。

第五句“三闾怨在馀香草”引用屈原的典故,表达对屈原遭贬的同情,以及对自己境遇的共鸣。第六句“九地恩深废《蓼莪》”进一步深化主题,以《蓼莪》之歌比喻深厚的君恩未报,自己却只能闲置不用。

最后两句“惭愧王修能罢社,葛衣检点泪痕多”中,“王修”是古代隐士,诗人自比,感叹自己像王修一样退出社会活动,穿着简朴的葛衣,内心充满对往事的追忆和对自己命运的无奈,泪水斑驳,情感悲凉。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端午节这一特定背景,寓言式的表达方式,展现了诗人对自身遭遇的沉思和对理想抱负无法实现的哀愁。

收录诗词(2)

王曜升(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唐在兹湖村

带水湖南路,故人来往稀。

暗蛩鸣雨急,宿雁入烟微。

千卷只茅屋,一身仍布衣。

深居戎马外,知尔亦忘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寄灵隐白谷载一两公

交游多半在禅丛,为忆巾瓶事远公。

一棹钟声残照里,六桥山色暮寒中。

遥天落木风尘老,旧国平芜烟水空。

相送虎溪成久别,比来吟兴复谁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感怀

石城笳鼓不堪听,烈士天涯散晓星。

伏阙陈东还痛哭,登楼王粲独飘零。

奔涛夜立鱼龙怒,战血春回草木腥。

莫说长江限南北,建康原是小朝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阅江楼

万里长江一望收,高皇亲建阅江楼。

云开蓬岛星河曙,月出卢龙天地秋。

碧草自生宫寝路,青山仍绕帝王州。

凭君莫问当年事,禾黍同归六代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