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归田园居六首(其一)

家无环堵宫,所至思买山。

何异俟河清,人寿期千年。

安得如古人,采山复临渊。

敬受十赉文,赉以北阪田。

岩栖高百层,老屋馀三间。

湖江流东西,竹木萦后前。

中央置讲堂,文史浩如烟。

歌风复蹈雅,乐死忘华颠。

此意恐蹉蛇,飞光去闲闲。

画饼不可食,诙谐聊复然。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以及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

首句“家无环堵宫,所至思买山”点明了诗人居住条件的简陋,但心中却渴望拥有属于自己的山林之地,体现了他对自然环境的向往。接着,“何异俟河清,人寿期千年”,通过将等待黄河水变清与期待长寿进行类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于长久安宁生活的渴望。

“安得如古人,采山复临渊”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像古代隐士一样,在山中采药,在水边垂钓,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接下来,“敬受十赉文,赉以北阪田”,描述了诗人接受赠予,获得了一片位于北坡的田地,预示着他即将实现归隐的愿望。

“岩栖高百层,老屋馀三间”描绘了理想中的隐居之所——岩石之上的高屋,虽仅剩三间老屋,但这并不妨碍其成为诗人理想的避世之地。“湖江流东西,竹木萦后前”则展现了周围环境的美丽,湖泊与江河流淌于东西,竹木环绕于前后,营造出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

“中央置讲堂,文史浩如烟”暗示了在隐居生活中,诗人依然不忘学习与传承文化知识,内心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歌风复蹈雅,乐死忘华颠”表达了诗人追求高雅生活,享受自然之乐,甚至忘记了世俗的烦恼。

最后,“此意恐蹉蛇,飞光去闲闲”意味着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美好愿景可能只是短暂的幻想,时间流逝,一切终将归于平静。而“画饼不可食,诙谐聊复然”则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认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奈与洒脱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文化、自由的热爱,以及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92)

黄淳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归田园居六首(其二)

枥马贪栈豆,至死困羁鞅。

涸鱼纵老湫,岂复有还想。

物性限通塞,哲人矢长往。

逍遥漆园吏,简洁彭泽长。

天全不求凿,性褊聊自广。

脱略世教外,报我以卤莽。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和归田园居六首(其三)

菊潭有甘泉,饮者寿古稀。

华阳有真境,游者憺忘归。

安得乘飞轮,灵风卷行衣。

选丽尽所惬,研神永无违。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和归田园居六首(其四)

村氓不解事,妄意城市娱。

岂知金闺彦,亦复怀村墟。

超遥至人心,适我成安居。

视世等尘露,视身同橛株。

乐是蓬蒿间,中心常晏如。

东邻牙筹多,西邻木石馀。

雅俗更相诮,至竟皆空虚。

尔有倘非有,吾无岂真无。

形式: 古风

和归田园居六首(其五)

天道夷且简,人情险而曲。

乘云招松乔,高屋翘吾足。

柴桑有深意,会者唯玉局。

酣歌岂足恃,日月如转烛。

冥灵忘春秋,朝菌限昏旭。

形式: 古风 押[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