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对学童的教诲与期望,充满了深沉的哲理和情感。首句“横经叉手步还趋”,形象地展现了学童在学习时的专注与急切,他们手持经书,步伐紧凑,表现出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接着,“积善方知庆有馀”则强调了积累善行的重要性,善行不仅能够带来当下的快乐,更会在未来收获意想不到的福报。
“五个小雏离学院,一行新雁入贫居”两句,通过比喻的手法,将学童们比作离开学院的小鸟,而新雁则象征着新的学童进入贫困的家庭,暗示了教育的普及和知识的传递,不论是在富裕还是贫困的家庭中,都有其价值和意义。
“攘羊告罪言何直,舐犊牵情理岂虚”这两句则表达了对学童的关爱与理解。前者提到在教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和纠正,后者则强调了父母或师长对子女或学生的深厚情感,这种情感并非虚伪,而是源自内心深处的真挚关怀。
最后,“劝汝立身须苦志,月中丹桂自扶疏”是对学童的勉励,希望他们树立坚定的意志,努力学习,正如月中的丹桂,虽然生长在艰苦的环境中,但依然能茁壮成长,散发出芬芳。这不仅是对学童个人成长的期待,也是对整个社会教育理念的深刻反思,即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正确的引导,每个人都能实现自我价值,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