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道者南行作胜缘,下穷有际上诸天。
却来踏着铜峰路,可费虚抛买屐钱。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士南行的壮阔情景,表达了他对修行与归返的思考。开篇“道者南行作胜缘”显示道士在南方进行修炼,以期达到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下穷有际上诸天”则是说他的修为从人间最底层到达天界,无所不至,形象地表达了道士追求极致修行的决心。
“却来踏着铜峰路”一句,通过“却来”二字,可以感受到道士在完成了南方之行后,又回到了自己熟悉的地方——铜峰。这里的“铜峰路”,虽然没有具体指明,但它代表了一种精神和物质上的归宿。
最后,“可费虚抛买屐钱”则透露出一种淡然与超脱,道士对于世俗的金钱观念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他对钱财的态度如同游戏般轻松,不再被凡尘所束缚。
整首诗通过道士南行、修炼、归来和对待物质的态度,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至高无上的生活状态。
不详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山形虎脊高低去,帆影鱼鳞远近来。
已到江南望江北,更留青眼为谁开。
沿江山断水如天,横绝奔流一叶船。
身世自知同幻梦,不应对此重茫然。
步出山门日已西,昏鸦寒并隔巢枝。
更寻陈迹穿阴洞,藓壁关真屈径奇。
百念轻冰已着汤,解缨何必濯沧浪。
欲收一滴寒潭水,散作人间无尽凉。